民俗观

作品数:64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邝杨华顾春华黄耕叶涛曹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葛兰西的民俗观被引量:3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121-129,156,共10页色音 李正宇 
葛兰西在其狱中笔记里有关民俗的论述对意大利民俗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egemonia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首要性、优先性,或可译为“统领权”。从该视角出发,他认为民俗是被统领的下层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他的民俗观直接...
关键词:葛兰西 民俗 德马蒂诺 统领权 
从《海外集》海南民俗书写看苏轼的民俗观
《山东艺术》2022年第5期62-71,共10页杨景春 闫淑红 
“2022年四川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示范《三苏文化概论》”(项目编号:WJ20N2Y31R)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谪居海南不足四年,苏轼勤奋创作,计有诗文几百篇。这些作品零星地记述了海南当时的风俗习惯。这些海南作品体现了苏轼鲜明的民俗观。首先,要敬重当地习俗,从众随俗。其次,对不良风气苏轼深恶痛绝,如杀牛风、赌博风、懒惰风,觉得一定要...
关键词:苏轼 《海外集》 伏波将军 冼夫人 英雄观 民俗观 
清末民初来华西方学者民间文学译介中的文学观与民俗观被引量:1
《民族学刊》2021年第10期39-45,120,共8页朱灵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译事奏谕与翻译政策研究”(19BZS053)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来华西方学者整理并翻译了大量中国民间文学,包括谚语俗语、歌谣民曲、民间故事等不同类型。在介绍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之时,西方学者通过序言、注释、图像,以及穿插其中的阐述,呈现出对民间文学生活属性、审美价值、中西...
关键词:清末民初 西方学者 民间文学 文学观 民俗观 
从《破恶声论》看鲁迅早期的民俗观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22-127,共6页向鹏 
2017年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回归文本:中国古典戏曲英译研究”;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5YY17)。
《破恶声论》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思想。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宗教、庙会和神话三个方面来解读《破恶声论》中鲁迅早期的民俗思想。分析表明:鲁迅早期对宗教、庙会和神话等信仰方式的起源、局限、社...
关键词:《破恶声论》 鲁迅的民俗观 宗教 庙会 神话 
清代“人生礼俗”外销画研究被引量:1
《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2期33-41,共9页陈曦 
作为18至19世纪中西贸易往来背景下产生的独特外销艺术品,外销画主要是中国画家迎合西方人的兴趣,模仿西方技法和风格,按照赞助者和市场的需要制作而成的,是我们观察和研究清代社会的珍贵图像资料。文章综合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图像学...
关键词:外销画 人生礼俗 中西民俗观 
孔子的民俗观
《长江丛刊》2019年第11期56-57,共2页何昆 柴华 陈树千 李平 
2017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乐歌传统与﹤诗经﹥民俗研究》(项目编号:2017D074)阶段性成果
春秋晚期,奴隶制度瓦解,社会动乱,以"周礼"为代表的礼乐文化出现了危机。为重建西周礼乐秩序,孔子把民俗事象与社会政治、道德伦联系起来,将民俗作为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手段。对古代民俗的搜集和整理,特别是对文武周公时代礼制的整理...
关键词:孔子 民俗观 
周作人民俗观里的人性
《汉字文化》2018年第A02期124-125,共2页侯艳云 
在"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国民觉醒的问题,周作人受日本民俗学理论的影响,试图通过对民俗学的研究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他创作了大量的民俗散文,一方面,通过民俗生活中的健全合理处告诉人们"人"应如何"正当的生活",另...
关键词:民俗 人性观 劣根性 
“风俗志”编写的体例、特点及其民俗观——以《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和《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为例被引量:1
《吕梁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57-65,共9页黄江平 
上海不仅具有优秀的修志传统,而且特别重视风俗志的编写。解放以后,上海在开展地方文献整理时,曾经数度开展抢救、挖掘和整理地方旧志的工作。最近十余年来,为了更好地保存上海历史文献,对旧方志进行了有计划的整理与出版工作。陆续编...
关键词:上海 风俗志 体例 特点 民俗观 
浅析南通蓝印花布纹样题材及其民俗观与哲学观被引量:1
《今传媒》2018年第9期154-155,共2页朱佳莹 
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非物质文化。蓝印花布色泽明亮淳朴,纹样中体现的民俗文化和老百姓对待生活充满哲学的思考,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深思。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 纹样 民俗文化 哲学思考 
中国传统婴戏图中祈子民俗观探析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33-34,36,共3页陈维艳 
在中国古代绘画体系中,婴戏图被归为风俗画。风俗画以民间传统伦理思想为主导,如追求多子、强调孝道等。其中,祈子这一民俗观念在婴戏图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从宋代到清朝,从民间到宫廷,祈子寓意的婴戏绘画创作从未间断,在工艺美术领域也...
关键词:婴戏图 祈子 寓意 民俗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