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我意识

作品数:126被引量:2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杰舜丁龙召单正平刘聪颖何俊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中苦难主题与民族自我意识的体现被引量: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101-107,159,共8页  杨可(译)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用虚构纪实体裁形式创作的作品而闻名。其小说成就的秘诀在于对俄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白俄罗斯民族深层自我意识的反映。作家对非小说类体裁的兴趣颇受白俄罗斯苏维埃作家阿列斯·阿达...
关键词:苦难主题 民族自我意识 虚构纪实体裁 陀思妥耶夫斯基效应 
突破文本和解构经典 浅谈布图索夫的莎士比亚创作
《中国戏剧》2021年第12期78-80,共3页王海云 
留比莫夫之后,留给当代俄罗斯艺术家的问题是剧院能否在政治自由条件下,保持其作为民族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工具的重要性;俄罗斯未来是否能够创作出伟大的、新的"哈姆雷特"。留比莫夫是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时期俄罗斯剧坛的巨匠,他的表现...
关键词:民族自我意识 自我表达 解构经典 导演思维 留比莫夫 哈姆雷特 俄罗斯 莎士比亚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动物意象叙事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19年第8期52-55,共4页张成龙 吉平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倾向于使用“动物意象”进行叙事,其表层意义在于动物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草原景观下重要的原型隐喻,深层次意义在于“动物的主题通常是人类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1]。基于原始本能的动物伦理观念,通过电影语言、景...
关键词:动物意象 民族身份认同 集体无意识 意象叙事 民族自我意识 文化原型 表层意义 原始本能 
中国古代插梳习俗消逝的成因
《服装学报》2018年第3期256-260,共5页孔凡栋 王玲 张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G161)
插梳作为中国古代服饰习俗之一,对其功能性、装饰性、民族性、阶级性的深入解读有助于探讨其演变规律。采用文献查阅和出土实物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插梳习俗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在民族政策和社会观念转变的共同作用下,插梳习俗从宋...
关键词:插梳 发饰 发髻 民族自我意识 
景迈,一个布朗青年的坚守
《普洱》2015年第6期32-41,6,共10页庄生晓梦 
我也是在后来的不断交流中才慢慢理解艾海的构想,他的构想不算庞大,却满怀理想与情怀。他们家族在芒景村有两块空地,和一栋仍然保留着布朗族民居传统特征的老房子,他希望先将这栋老房子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最大程度地保...
关键词:布朗族 传统民居 青年 民族自我意识 民俗博物馆 生活生产 房子 族人 
复兴的中国当抱何种民族心态——从百年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再现的嬗变谈起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14年第8期51-54,共4页陈开举 薛萍 
在全球化进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仍然大量存在,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理论也因此引起了学界的深刻反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如何建构民族价值观念、民族自我意识和国家观念,理性地处理各...
关键词:中国电影 民族心态 日本人 形象 嬗变 国际国内形势 民族价值观念 民族自我意识 
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心理咨询师》2014年第3期4-14,共11页林秉贤 
当今由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群体和个体心理障碍层出不尽,已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我们讲社会心理因素(socio psychological factors)是构成社会心理的各种现象的总和。社会心理是由大群体心理、小群体心理、集体心理及个性心理构...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 社会心理因素 群体心理 实务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心理 心理障碍 心理构成 
当代俄罗斯青年民族自我意识以及民族关系状况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2期45-49,共5页刘聪颖 李培成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中俄大学生民族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11D031);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俄大学生民族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12512229)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通过对当代俄罗斯青年民族自我意识以及民族关系基本状况的探讨,发现民族自我意识是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具有个体特征和社会特征。阐明了民族文化、民族行为、民族价值观、民族态度、以及个人价值取向是民族自我意识内容的基本体现...
关键词:俄罗斯青年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认同 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屏障对民族关系影响论析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7-41,共5页丁龙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若干理论创新研究"(09XMZ002)
民族文化屏障是指不同的民族人们在交往中,基于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等文化特点和差异,以隐蔽或显现方式反映出的民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对自身保护的现象。它对民族关系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应当通过教育等途径克服和消减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屏障 民族关系 民族性格 民族自我意识 
东南族群研究专栏(21)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5,共1页郭志超 
畲族民俗信仰有两大主干。一是以盘瓠为核心的祖先崇拜。一是佛道神明、地方俗神组合的神祗崇拜。盘瓠信仰贯穿于畲族生活的诸方面。成为维系民族文化界限的根本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纽带。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调查的敕木山畲村,比邻惠明寺...
关键词:族群研究 专栏 东南 民俗信仰 民族自我意识 盘瓠崇拜 祖先崇拜 民族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