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主题

作品数:55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栗丹贺绍俊王卫平孟繁华崔玉香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金田》《文学教育(中)》《昆明学院学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中苦难主题与民族自我意识的体现被引量: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101-107,159,共8页  杨可(译)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用虚构纪实体裁形式创作的作品而闻名。其小说成就的秘诀在于对俄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白俄罗斯民族深层自我意识的反映。作家对非小说类体裁的兴趣颇受白俄罗斯苏维埃作家阿列斯·阿达...
关键词:苦难主题 民族自我意识 虚构纪实体裁 陀思妥耶夫斯基效应 
论艾特玛托夫对曹文轩小说创作的影响
《昆明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2-17,共6页傅娆 
曹文轩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创作曾受俄苏文学的隐秘影响。其中,艾特玛托夫元素深度参与了曹文轩风格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人—儿童”视角下的回忆叙事;温情模式中的苦难主题;象征与幻想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儿童文学 曹文轩 艾特玛托夫 古典美学 苦难主题 象征意象 
21世纪中国“非虚构”文学主题研究——以《人民文学》为例被引量: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57-61,共5页罗文平 
以《人民文学》为参照,从21世纪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生态主题、爱国主题及苦难主题展开研究,在作家对历史、现实、个体的书写中考察非虚构文学的品格和独特性。非虚构文学与纯文学的生态诉求志同道合。非虚构文学的爱国主题体现了作家对传...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 生态主题 爱国主题 苦难主题 
韩国对“苦难”母题的接受特点——以余华《活着》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7
《当代文坛》2018年第6期156-161,共6页朴政径 
余华无疑是最受韩国读者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活着》是在1990年代中韩政治文化交流重新展开的背景下传入韩国的。显然,余华在韩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不仅有许多外在原因,其小说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关键。余华小说更加符合韩...
关键词:余华 小说接受 期待视野 苦难主题 韩国读者 
在浪漫与反浪漫中征服苦难——考琳·麦卡洛对苦难主题的表达方式探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21-125,共5页徐梅 
浪漫与反浪漫一直被视为两大对立阵营而存在,但是在有些作家身上,特别是在其关于某一主题的表达上,浪漫与反浪漫却是和谐统一的。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对苦难主题进行书写时,就呈现出浪漫与反浪漫的双重特征。作为一名现实主...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 小说 苦难 浪漫 反浪漫 
日本电影的苦难叙事、现代性转型及意识形态功能——以北美外语片市场为核心(1980-2016)被引量: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2-42,共11页陈林侠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ZW158)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在北美市场出现发展停滞、重复消费的现象。由于民族地理环境恶劣,生存空间有限,苦难成为该民族的原始意象,并在现代性竞争的刺激下扩大。日本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心理与精神的阐释中展现了力量,安慰了缺乏...
关键词:日本电影 北美市场 苦难主题 理解歧义 
苦难的诗学——里尔克影响下的王家新及其《回答》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王昭鼎 
王家新的《回答》中关于苦难主题的书写,受到了里尔克诗学资源的影响。这一影响具体体现在:在认识苦难的方面,将苦难指示为黑色命运并坚持了苦难客观存在而亟待认识的观点;在应对苦难的方面,选择了甘居幽暗并努力不懈的姿态;在反思苦难...
关键词:王家新 里尔克诗学 苦难主题 《回答》 
葛亮《朱雀》的书写及其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文教资料》2017年第13期5-6,11,共3页冯晨旖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在更加多元的环境中成长,出现了众多作家和写作风格,但是作为中国新文学先驱的鲁迅依然深刻影响着新世纪文学的创作。本文以青年作家葛亮的长篇...
关键词:葛亮 鲁迅 地域书写 文本叙事 苦难主题 
当代城市工人的生活困境
《新城乡》2016年第11期71-71,共1页梁豪 
路内说,《慈悲》是一本菜刀式的小说。他希望在面对老生常谈的苦难主题时,这本小说足够锋利,足够坚硬,足够严肃。
关键词:生活困境 城市工人 当代 苦难主题 小说 锋利 
无辜受难——论《约伯记》的“苦难”主题
《小品文选刊(下)》2016年第11期48-48,共1页焦孟洋 
圣经从来不否定“苦难”的存在,从《创世记》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开始,耶和华就用他的大能启迪智者、放逐罪人,完成对人的救赎。但在《约伯记》中明显提及了关于苦难的问题,约伯的无辜受难引发了对宗教难题的思考:既然有一位掌管...
关键词:约伯 苦难  善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