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居民

作品数:94被引量:63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建军李琛姚艳虹朱立新郭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湖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旅游目的地居民内部品牌化: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
《旅游科学》2024年第12期54-75,共22页张辉 贲国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居民视角的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内部品牌化研究”(71974214)。
在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的现实背景下,目的地居民作为与游客接触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群体,在目的地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现有研究尚缺乏一个能够体现居民重要性的综合概念,文章在借鉴服务企业内部品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关键词:内部品牌化 目的地品牌化 地方公民行为 居民 量表开发 
民族地区山地户外旅游目的地居民地方感的认知分析——以四姑娘山镇为例
《运动精品》2024年第10期80-82,89,共4页谭静 
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3SCTUSK74。
“地方感”作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直接的情感表现,近年来相关研究已涉及多方面领域,其中包括居民地方感、游客地方感等多主体视角。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四姑娘山镇为研究实证对象,分析民族地区山地户外旅游目的地居民地方...
关键词:山地户外旅游 居民 地方感 认知 四姑娘山镇 
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量表研究:基于目的地居民视角被引量:1
《人文地理》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李东 徐晓亮 刘旭义 关靖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XMZ061)。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党中央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但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量表开发与检验的相关研究存在维度不明确、内容不全面...
关键词:旅游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地区 量表研究 目的地居民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居民福祉综合评价
《甘肃高师学报》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蔡国英 罗壹馨 马金莲 
2023年度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博士支持项目“甘肃民族地区旅游感知对人类福祉与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2023QB-061);2023年度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兰州旅游景区等级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23-B67)。
旅游目的地居民福祉的持续提升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八坊十三巷景区为案例地,从旅游影响感知视角,探讨了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福祉的影响,得到结论:居民福祉水平差异较大;从旅游影响感知来看,居民对旅游发...
关键词:旅游影响感知 居民福祉 八坊十三巷景区 
“指日可待”还是“道阻且长”?——目的地居民对中国入境旅游恢复的感知形成研究
《旅游科学》2024年第2期35-57,共23页蔡礼彬 张子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我国文旅深度融合机制及路径研究”(21JHQ094)。
以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度使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陷入失衡,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基于日渐宽松的出入境政策等客观事实,入境旅游的恢复或迎来希望,相应地,为入境旅游重新启动做好准备工作的相关议题应当在研究中得到重视。居民...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入境旅游恢复 目的地居民 扎根理论 情感与态度 
中外文化交流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文化认同的影响
《旅游世界(下半月)》2024年第1期4-5,共2页李栋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活动,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旅游目的地居民在与外来游客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这对他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中外文化交流的现状(一)...
关键词:当地居民 丽江古城 中外文化交流 旅游目的地 文化认同 游客 文化自信 纳西族 
大连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调查
《旅游世界(下半月)》2024年第1期16-17,共2页梁严心 刘航宇 鄢文馨 崔原 王宏宇 
大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创新训练项目(S202411258075)。
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包括了娱乐和精神享受。乡村旅游作为幸福产业,满足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乡村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对增加收入、促进乡村发展、建设宜居环境和实现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政府也强调...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地 精神享受 旅游消费需求 提升路径 数据分析 居民幸福感 宜居环境 
山地探险旅游目的地居民视域下的主与客——以四姑娘山镇为例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4-51,共8页黄科梅 杨成伟 刘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地体育旅游扶贫效应及民族地区居民地方感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XTY00。
主客关系一直是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四姑娘山镇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资料,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山地探险旅游目的地居民视域下的主客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山地探险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山地探险旅游目的地 居民视域 主与客 四姑娘山 
好客的东道主:目的地居民对游客的帮助行为研究被引量:3
《人文地理》2023年第3期173-181,共9页董楠 白长虹 妥艳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ZD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72067);2020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0YJSB018)。
目的地居民对游客的帮助行为是居民在主客交往中的好客行为,对建立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对于目的地居民的帮助行为是什么、如何帮助等问题还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分析得到,目的地居民对游客的帮...
关键词:目的地居民帮助行为 主客关系 好客行为 帮助行为 
旅游目的地居民品牌大使行为形成机制——基于MOA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经济问题》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龙春凤 单军 柴啸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居民目的地品牌大使行为的形成机制与培育策略研究”(2019BS07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居民目的地品牌大使行为研究:结构维度、形成机理及旅游者响应机制”(20YJC79009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公平视阈下我国景区-社区冲突演化机理与治理模式研究”(20BGL160)。
旅游目的地居民品牌大使行为是推动目的地品牌化的重要途径。基于拓展的MOA模型,运用SEM分析方法,从动机、机会、能力、品牌认同等方面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品牌大使行为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动机层面,责任感、自豪感、个人获益对旅游...
关键词:品牌大使行为 品牌认同 MOA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