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意识

作品数:110被引量:48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马广海罗忠勇陈斌张厚义徐浩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熟人社会、阶层分化与共振的公共空间——一个理解阶层意识形成的微观经验被引量:1
《深圳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89-98,共10页陈文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机制研究”(21CSH012)。
基于东莞芳村的微观经验叙事,探讨既已分化为不同阶层的村民在其同属的熟人社会中形成阶层意识甚至阶层行动是如何可能的。第一,熟人社会的某种特质为阶层互动提供了天然便利,该特质即高度共振的公共空间。第二,公共空间在熟人社会中由...
关键词:熟人社会 阶层分化 阶层意识 阶层冲突 共振的公共空间 
当代中国青年主观社会地位认知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141-142,共2页雷开春 裘晓兰 刘琳 
主观社会地位认知是阶层意识的重要内容,主要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位置的感知。主观社会地位认知不仅是衡量社会结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维度,也是决定国民总体社会心态和政治倾向的关键因素;新的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大多建立...
关键词:社会阶层结构 阶层意识 社会心态 政治倾向 当代中国青年 集体行动 重要维度 关键因素 
劳动阶层不配看歌剧?
《看世界》2022年第15期94-94,共1页吕品 
英国的社会阶层意识之深,由来已久,反映在个体上,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有的位置”,行为表现应符合自己的社会阶层身份。乔治·奥威尔在《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中称,自己出身于一个“上中产之低层家庭”,可见对社会阶层的细分曾经到...
关键词:阶层意识 行为表现 社会阶层 劳动阶层 
新教师的职业选择与阶层意识被引量:2
《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20期22-30,共9页董轩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一般)“乡村教师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机制研究”(BFA200069)的部分成果。
教师职业选择的动机与所处阶层的感知对新教师的职业期待、职业适应、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12名新教师的访谈研究发现,年轻一代在选择教师职业时仍受到家庭、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但对经济收入、生活方式、社会声望的理解呈现出受...
关键词:新教师 阶层意识 职业选择 生活方式 
奢侈品的电商市场价值被引量:1
《家族企业》2021年第9期25-27,共3页万志飞 
奢侈品其实不应该对电商有过多的联想和诉求,综合来讲,电商对于奢侈品而言仍然只是一个销售渠道。奢侈品,通俗地看就是高价、稀缺,同时偏离实用价值的商品。本质的价值是唤起使用者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形成区隔感和阶层意识。因此,对于奢...
关键词:销售渠道 品牌价值 奢侈品 阶层意识 电商 区隔 美誉度 形式和内容 
从仪式到教育江户时代武士阶层身份认同感的形成
《文明》2021年第5期10-11,共2页丁诺舟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身份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时代,武士阶层与其他阶层被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然而,阶层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为了培养与强化武家子女的阶层意识,江户幕府利用幼年时期的"成长仪式"和少年时期的"教育",无孔不入地展开有...
关键词:少年时期 江户时代 身份意识 武士阶层 阶层意识 统治秩序 幼年时期 江户幕府 
本土化重构、风格化视听与阶层意识——国产版《误杀》电影改编策略分析
《文教资料》2020年第36期90-91,共2页李阳瑞 
作为一部犯罪类型片,《误杀》在改编过程中融入了本土化元素,将中国的社会生活与原版电影相调和,更贴近国内伦理道德规范,以适应国内观众的审美与心理需求。该片进行了风格化的再创作,化用多部经典电影,将画面张力与叙事强度逐渐叠加,...
关键词:《误杀》 本土化 风格化 阶层意识 
霍格沃茨学校的禁书
《新民周刊》2020年第25期93-93,共1页苗炜 
我最近在读哈利·波特,居然找到了当年读金庸一样的乐趣。似乎对霍格沃茨学校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哈利·波特与半血王子》中,霍格沃茨学校并不是一个乌托邦。这里充满了势利眼、阶层意识和特权,老师们会随意扣除你的分数,并没有写下...
关键词:哈利·波特 金庸 阶层意识 沃茨 乌托邦 身份 
论网络语言重构社会阶层意识被引量:10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1期180-185,共6页隋岩 罗瑜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学科).
社会分层源于资源和利益分配上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其结构既受制于客观的地位划分标准,也受到主观阶层意识的建构。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的传播特性打破了大众传媒对媒介资源分配的垄断,也推动了网民主体性的上升,影响着碎片化的主观阶层意...
关键词:互联网群体传播 阶层意识 网络语言 主体性 阶层刻板印象 
分层与流动:新世纪乡土文学中农民的阶层意识与现代体验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9,共9页廖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转型视域下新世纪乡土文学与农民现代体验研究”(项目编号:15BZW042)
新世纪乡土文学对农民的阶层意识嬗变进行描绘:在20世纪90年代的流寓文学中,原子化的农民遭遇的是个体性身份认同危机,新世纪后循着这个理路自然发展出群体性的阶层认同困惑。农民从城乡差别中生发出抱团意识、阶级观念、怨恨情绪,在阶...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农民 阶层意识 现代体验 嬗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