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社会

作品数:1509被引量:10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放付畅一吉彦波刘长林郁建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社会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批判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26-31,共6页杭州 
《共产党宣言》虽已发表170多年,但其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批判却历久弥新。考察这一批判要从"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批判的武器"这一横向层面来把握,要弄清"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历史原貌和批判所用的新...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批判 
如何理解美国2016年大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被引量: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2期102-109,共8页张新宁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流派研究"(项目编号:14CJL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2016年美国大选的初选中,民主党候选人伯尼·桑德斯自称为"社会主义者",并在选举中异军突起,使一些人开始憧憬美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前景。分析表明,桑德斯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仍属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他在美...
关键词:美国 制度危机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阶级斗争新特点
《中华魂》2015年第11期20-24,共5页甘林 
我国社会主义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处在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就其社会阶级关系来说,是一个作为完整的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出现新的剥削和压迫关系。这是一个由有阶级社会向无阶...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阶段 剥削阶级 阶级社会 阶级关系 毛泽东 
九、关于中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
《理论经纬》2011年第1期501-507,共7页王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它存在于人类阶级社会中所普遍存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意识形态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法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开展比较早,当然也取得了不少实际效果。通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优良传统 社会主义国家 教育实践活动 意识形态性 政治优势 阶级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秋石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清醒地看到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长期性、阶段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政治文明是阶级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国情 阶级社会 阶级性 民族性 复杂性 
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之历史演变被引量: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7期80-85,共6页余源培 付畅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项目“20世纪马克思主义重大问题反思”[06JJD710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马克思和蒲鲁东最初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两位社会主义者发生联系的。蒲鲁东的《什么是所有权》在圣西门、傅立叶之后起了某种划时代的作用。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一方面吸取和保护蒲鲁东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经常指出他的缺陷,希望...
关键词:马克思 蒲鲁东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湘评论》2010年第11期63-63,共1页张娓军 
恩格斯在此从道德的历史与逻辑的发展上批判了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论,深刻论述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恩格斯认为道德并非像杜林所说的那样,它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各阶级都...
关键词: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论 历史与逻辑 阶级性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善恶观念 
为什么说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前线》2007年第11期51-52,共2页
对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个重要论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私有制、剥削和压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人 永恒主题 阶级社会 社会发展 理想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资料信息》2007年第2期8-9,共2页
《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发表陈志华的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一旦阶级社会不再存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随之消亡。但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本质 人类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 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胡钧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剥削阶级 社会和谐 资本主义社会 统治阶级 阶级社会 既得利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