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女子教育

作品数:57被引量:5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萍萍阎广芬杨景玉张莲波杨晓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外交学院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的女子教科书
《同舟共进》2022年第8期69-72,共4页王自军 
女子教科书诞生于近代社会,作为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文化象征物,其成长见证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尽管只存在了数十年的时间,女子教科书的兴起、成熟、繁荣、退场各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兴起:1894年甲午战争后,积贫积弱的...
关键词:女子教科书 积贫积弱 象征物 清末民初 近代女子教育 救亡图存 梁启超 康有为 
庚款留美女性对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文学教育》2022年第5期141-143,共3页郑王怡 
20世纪初,晚清政府与美国合力促成的庚款留美教育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往的学术研究成果多是注重研究留美队伍中的男性翘楚如梅贻琦、竺可桢、胡适等人,对优秀的留美女性着墨不多,如此未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庚款兴学的历史...
关键词:近代 庚款留美 女子教育 
杨守玉与乱针绣艺术浅析
《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年第33期65-66,共2页孙伟业 
中国刺绣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在明清以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大量进入中国,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碰撞,从而产生出许多新的产品,乱针绣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乱针绣是杨守玉吸收西洋画的技法对中国传统刺绣进行创新而成的。本文旨在...
关键词:杨守玉 西洋画 刘海粟 吕凤子 近代女子教育 
女子应有什么样的教育——以姜琦女子教育思想为核心的考察
《教育评论》2021年第4期162-167,共6页杨景玉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女子教育论争与反思: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897—1949)”(编号2019BJY23);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女子家事教育的时代议题研究”(编号2020-ZDJH-468)的研究成果。
女子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持续讨论的一个话题,争论、检讨和反思始终伴随着女子教育的曲折发展。姜琦是近代研究女子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从重视母教、提倡两性协力、反对“划一”教育、肯定贤母良妻主义教育的价值、改进...
关键词:姜琦 近代女子教育 男女平等教育 贤母良妻主义 两性协力 
《女界之兴起——晚清天津女子教育与女性形象建构》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2期62-62,共1页秦方 
庚子事变后,在开民智、开女智的诉求下,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本书以晚清以来天津37所女学、1000多名女教习和女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从创办女学到建构“女界”的历史进程。作者认为,女子教育不只是校园内师生之间传递知识的...
关键词:庚子事变 师生之间 开民智 近代女子教育 女界 形象建构 历史进程 传递知识 
浅谈李鸿章与近代女子教育
《视界观》2020年第6期0217-0217,共1页李泽阳 白福高 
清朝末年,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社会内部矛盾日趋明显,国家力量逐渐羸弱。在外国列强通过火炮打开清朝国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的情况下,李鸿章同样面临着“传统”与“变革”的选择,“洋务运动”应运而生。在洋务运...
关键词:李鸿章 洋务运动 妇女教育 教育改革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9-61,67,共4页邹海英 明成满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规律研究(SK2018A0078)。
在近代西方教会教育的推动、国家民族危机激发、国家民族主义倡导下,女子教育呈现合法化、制度化。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不断践行社会活动、提倡婚恋自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女性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开始追求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并...
关键词:近代女子教育 主体意识觉醒 社会价值 
传承与发展: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评述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2期10-15,共6页那日呼 薛磊 
女子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引起重视,且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风气。直到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在中国开始创办女子教会学校,女子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接受教育。在西方教会女子学校的带动下,近代女子教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国人自办女学...
关键词: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职业教育 西方教会 教会学校 近代女子教育 传承与发展 教会女子学校 总结经验教训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研究——以梁启超《记江西康女士》为例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21-125,共5页李轩 
封建社会中,女子教育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女童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清末民初之时,中外思想交融、新旧观念碰撞,使得女子教育事业有所进展,体现在教会女学为新式女子教育拓荒、留学教育推动女子教育向前发展、女子教育与社会服务相...
关键词:梁启超 康爱德 近代女子教育 
清代天津的“闺秀文化”及其近代转型研究——兼论长芦盐商对“江南女学”的传播与改造被引量:1
《地域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期9-17,153,共9页高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S031)
明清时期的中国出现了数量相当多的女诗人,而作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的江南成为女学日渐繁荣的胜地,形成了独特的才女文化。清初,随着长芦盐务中心转移至天津,许多来自江南的盐商和士子开始在天津聚居,他们把江南女学和才女文化带到北方,...
关键词:江南女学 闺秀文化 近代女子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