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化

作品数:89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延昭范兴霍振峰赵秉志李吉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沈阳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接续与转变:民国史学观念演变下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前沿》2022年第5期44-48,76,共6页张光耀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与当时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演变密切相关,其史学观念以及方法论在承接传统民族史研究的同时,更多是受到了西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民族史学经历了从传统民族史研究向近现代化民族史研究的转折,并为之...
关键词:民国 史学观念 中国民族史 传统与西学 近现代化 
民国时期江苏省小麦改良事业述论(1914-1937)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22年第3期62-70,共9页张志鹏 朱宏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项目编号:13JZD036)。
民国时期江苏省的小麦改良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14年—1924年的肇始阶段,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小麦改良机构,开展了最早的小麦改良实践;1924年—1931年的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国际合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小麦改良成效初显;1931年—193...
关键词:民国时期:江苏省:小麦改良 农业近现代化 
保守中的变革:清末新式人才治理研究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87-91,共5页孙倩 程俊霖 
自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采取了翻译书籍、建新式学堂、鼓励海外留学、对传统官员再教育及选拔留学生和新式学堂学员进入国家“体制内”等措施。清末新式人才治理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促进了传统教育的革新,推动了民主...
关键词:清末 新式人才 人才治理 措施 近现代化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差异及其成因——一条反思中日近现代化不同命运的路径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99-103,107,共6页叶有韫 
19世纪中日两国近现代化转型关口提出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两种指导思想,结构看似相同,其实潜藏着“体”有形而“魂”无状、“用”依体而“才”自立、“中体与西用割裂”而“和魂与洋才互通”这三点隐而不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中体西用 和魂洋才 中日近现代化 
中医教育近现代化先驱——利济医学堂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年第21期28-30,共3页朱德明 郑洪 吴小明 钱群英 黄雪莲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No.ZB16003】
1885年由陈虬创办的浙江瑞安利济医学堂是浙派中医教育近现代化先驱、中国近现代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学校制定了一套新式管理制度。重视西医基础课及科学技术课的开设,自编中国最早的新式教科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医教育 利济医学堂 文化传播 中医文化 
汉语言近现代化历程的演变
《山海经(故事)(上)》2019年第1期73-74,共2页王亦轩 
所谓泱泱千年中华史,就如同一条奔涌不息的绵亘长河,而这绚丽史书则通过汉语这个载体来展现华夏魅力。追溯汉语的来源,它的标准语是近百年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它的标准音是北京音,而汉语是现如今的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它的发...
关键词:年轻人 文化大革命 
近现代番禺居氏艺文家族论略
《文艺评论》2018年第3期116-123,共8页誉高槐 廖宏昌 
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旧体诗别集叙录与研究"(编号:15YJC751056);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民国时期粤人及粤籍华侨旧体诗集研究"(编号:YQ2015111)
近现代,岭南艺文家族在社会、文化剧变中得风气之先,促进了中西、新旧文艺的会融,成就辉煌,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近现代化演进历程产生深远影响。番禺隔山乡居氏家族即为其中典型个案。清乾道年间至民国,番禺居氏家族兼以画学及诗...
关键词:近现代化 家族 番禺 论略 岭南画派 现代化进程 中国文学 演进历程 
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
《兰台世界》2018年第4期123-125,共3页黄本海 
明清时期的旅游者按照其职业划分主要包含四大类:贵族官僚、文人雅士、商人和市井乡民,这四种旅游者的旅游内容、旅游方式和旅游动机均有显著的差异。明清时期旅游已经表现出近现代化发展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明清时期,各阶层旅游呈现...
关键词:明清旅游 旅游方式 特色 近现代化 
中国的近现代化道路
《教学考试》2017年第17期13-15,共3页周国华 
人类社会的近代化出现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型社会向现代工业型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 工业革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本原始积累 政治体制 圈地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郭嵩焘 现代化道路 
陈济棠主粤与广州城市近现代化
《岭南文史》2016年第4期23-28,共6页司徒尚纪 许桂灵 
广西防城人陈济棠,曾经是统治广东的'南天王',治粤八年(1929—1936),成就斐然,获得广东人认可,被誉为'陈济棠时代'。并且在其离世半个世纪后,仍能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和称道。1980年9月10日,邓小平对陈氏之子陈树柏说:'令尊治粤八年,确有建...
关键词:陈济棠 商业 政治 近现代化 广州 广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