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权利

作品数:287被引量:68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郑成思蔡晓东杨延超管育鹰谢黎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文艺保护国际共识前瞻:基于GRATK条约的考察
《中国版权》2025年第1期12-26,共15页管育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趋势与中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AFX024)的后期成果。
知识产权与传统资源保护议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协调下,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国际谈判。《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条约》达成的基础共识,来源于披露原则和以防止错误授予专利权为条件的防御性保护,这与《生物多样性公约...
关键词:民间文艺 GRATK条约 国际共识 版权 精神权利 
著作人身权的优位主义
《法商研究》2024年第6期182-196,共15页曹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CFX054)。
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分离是作品市场化利用的必然结果,著作财产权优位的实践趋势逐渐形成。作者在出让或许可著作财产权之后对作品控制力的实质性削弱,引发理论争议与社会关注。基于著作财产权优位的利益格局及作者地位的调适路径...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格权 作者精神权利 著作财产权 作者尊严 创作自主 
没有作者的著作权:ChatGPT对人的反问被引量:7
《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9期69-79,共11页曾白凌 
人工智能在事实上参与人类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作品“创作”,打破了“作品”只能由人独创的历史。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创作物带来人类的焦虑与争论:AI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人的智力能力,如果AI创作物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作物 著作权 独创性 精神权利 主体性 
数字城市视角下的可玩城市空间建构路径——以可玩城市奖项为例
《创意与设计》2023年第3期46-53,共8页李文嘉 罗欣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21PJC087);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236921113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21-389)。
可玩城市(Playable City)作为数字城市建设内涵的一部分,为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本文从城市智能化发展下的游戏视角展开,结合国际可玩城市以及可玩城市奖项进行案例分析,挖掘可玩城市的创新与服务能力,探索可玩城市与智...
关键词:可玩城市 智慧城市 精神权利 空间 
表演形象及其法律保护研究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3年第12期81-84,共4页王晨照 
大众娱乐衍生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流行,因其表演形象文娱互动性的剪辑,给表演形象所承载的艺术品格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艺术形象的声誉,从尊重艺术的本身出发,新《著作权法》增加了第四十条规定,保障了进行职务表演的...
关键词:表演形象 艺术声誉 精神权利 职务表演 
民法中“精神权利法”引论被引量: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80-90,共11页韩荣和 
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我国民法典的精神权利法研究”(GY-S22030)。
在我国民法典新鲜出炉的背景下,研究民法典内部构造理论的重要问题,探索精神权利法在民法理论中的肯认,具有特殊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借鉴可溯源于著作权法的精神权利理论,尝试提出民法中“精神权利”用于概述民...
关键词:民法 精神权利 精神权利法 
互联网下的文物资源著作权保护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5期116-119,共4页傅强 
新技术主导的时代下,文物的利用方式不再拘泥于对文物实体的利用,而是对文物无形资源的利用。如果过多地关注文物复仿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文物本体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将使文物本体脱离其原有的文化生态。当前我国大量的文物...
关键词:数字技术 文物复仿制 著作权保护 精神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声誉要件的反思和修正被引量:1
《人大法律评论》2022年第1期223-251,共29页陈龙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认知经济性在互联网时代多元纠纷解决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BS115)成果
目前,我国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定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主观标准要求对作品的改动达到“歪曲篡改”的程度,破坏原作的“思想感情”;客观标准则要求改动“损害作者声誉”。两种侵权判断标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存在较大争议。相比主观标...
关键词:精神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 侵权构成要件 声誉要件 声誉类型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断应采用客观标准--以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为切入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73-77,共5页周子雯 
我国著作权法对保护作品完整权未明确彰显“有损作者声誉”要件。由于对“歪曲、篡改”以及“必要的改动”理解的分歧,司法实践中对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断,围绕“是否要求以客观上损害作者声誉为要件”产生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考...
关键词:保护作品完整权 歪曲篡改 声誉 精神权利 
表演者精神权利论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20年第2期106-116,共11页左梓钰 
在著作权法中,表演者的精神权利是指表演者就其表演所体现的人格或精神所享有的权利,其内容模仿自作者的精神权利。表演者的表演实际是具有独创性的,之所以国际法和国内法迟迟不给予表演者以精神权利,是因为担心作者与表演者精神权利的...
关键词:著作权 精神权利 表演者 作者 人格权 民法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