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病候

作品数:18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京生杨峰黄龙祥朱玲张宗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环球中医药》《针刺研究》《中国针灸》《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考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8期1326-1330,共5页宋冰心 杨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102,CI2021A03401)。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是经脉病候理论发展轨迹上的突出变化,其在经典经脉病候的基础上辑录经典文献和金元医籍所载经脉病证和脏腑病证,并在形式上以经脉统领两类病证,冠之以新的经脉病候的代名词“十二经见证”,成为经脉病候理论...
关键词:十二经见证:经脉病候 针灸理论 
翻转课堂在经络腧穴学“经脉病候”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134-139,共6页王银平 张宗权 王亚军 徐亚莉 赵耀东 王薇 
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YB-201607);2021年度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在经络腧穴学“经脉病候”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级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158人,随机设立A班为试验组(78人),B班为对照组(80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12周后比较2...
关键词:翻转课堂 经络腧穴学 “经脉病候” 教学方法 理论考试成绩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满意度 
手三阳经与相应脏腑的联系探析被引量:2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6-9,共4页苑玉坤 王恩忠 卢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H364,ZR2019MH079)。
《灵枢》中手三阳经病候未提及脏腑,且相应腑病治疗中未包含手三阳经腧穴。从手三阳经经脉命名及循行、标本根结及合治内府理论角度,发现大肠、小肠、三焦与手三阳经气的联系不如与足三阳经气联系紧密,临床相应腑病治疗也多选取下合穴,...
关键词:标本 根结 经脉循行 合治内府 经脉病候 
基于手三阴经对经脉循行和病候存疑字音的考证分析
《转化医学杂志》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谢思嘉 曾凤 嵇波 王欣怡 展婧怡 连淳至 张睿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4059);20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201910026068)。
《灵枢·经脉》中有许多与经脉循行定位、病候有关的字和词,对其读音、字义的考证、研究,有助于现代人对经络腧穴学的学习。文献流传过程有讹误现象发生,加之字音随年代更迭,给后人准确理解经络循行、病候造成困难。为此,以近三十年经...
关键词: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字音 考证 手三阴经 
《灵枢·经脉》“是动所生”头面病候特点辨析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10期1748-1750,共3页肖薇 刘步平 陈晓虹 齐劲 张梦阳 
《灵枢·经脉》篇详载十二经脉病候,即“是动病”与“所生病”,后世对两者内涵的解释颇多,但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整理归纳其有关头面病候记载,发现“是动病”与“所生病”相比,病位分布范围稍窄,但症状类型丰富,涉及经脉较广。阴经与阳...
关键词:灵枢 经脉 是动病 所生病 经脉病候 
经脉学说与扁鹊脉法的血缘被引量:18
《中国针灸》2015年第5期517-523,共7页黄龙祥 
完整的经脉学说由循行、病候、诊法、治则、治疗五部分构成,其核心为经脉病候。基于多重证据证明:经脉病候"是动"病以及渗透于病候之中或附于之下的"脉死候"皆出于扁鹊色脉诊;对于脉候,汉以前曾出现过种种不同的、基于四时阴阳学说的解...
关键词:经脉学说 经脉病候 脉候 标本诊法 扁鹊脉法 扁鹊医学 
《经络腧穴学》——“经脉病候”教学方法探索被引量:4
《中国针灸》2015年第4期385-387,共3页王银平 张宗权 王文霖 苑丽敏 
"经脉病候"是《经络腧穴学》中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但在教学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发现本节内容在开发学生临床思维以及激发学习中医经典兴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必要加强对"经脉病候"教学内容的重视。本文从讨论式教学、比...
关键词:教学方法 经络腧穴学 经脉病候 
《黄帝内经》讲的主要是经脉理论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13年第11期1833-1835,共3页柴瑞震 陈业兴 
《黄帝内经》中很多条文均可见"经脉者"字样,而未见"血脉者""络脉者""经筋者""经别者""奇经八脉者""经络者"等居于条文之首的格式,故《黄帝内经》中讲的主要是经脉理论。为医者一定要精通经脉理论,熟悉经脉运行,掌握经脉病候,认真审查...
关键词:经脉理论 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经脉诊断 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 
诊脉与经络病候及针灸治疗的关系被引量:1
《中华医史杂志》2013年第3期192-192,共1页欧阳珊婷 柳长华 刘阳 
中医早期的诊脉与经脉病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诊脉技术与经脉学说促进了针灸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古人通过诊察多处“脉动”和观察多处的脉络,进而发现身体上下的联系,进而累积经验,发展理论,创造出针灸穴位治疗疾病的医学。《黄帝内...
关键词:针灸治疗 诊脉 经络病候 《黄帝内经》 经脉病候 针灸理论 经脉学说 穴位治疗 
足太阴经“所生病”辨析被引量:3
《中国针灸》2011年第8期761-763,共3页王宝华 赵京生 
通过对足太阴经"所生病"诸病候的形式、来源、演变的分析,以及对诸病候实践基础的考察,认为足太阴所生病候是在古代医籍的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编者对临床实践内容十分尊重。
关键词:经脉病候 脾经 经络辨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