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分异

作品数:142被引量:94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宋伟轩张凌云廖邦固徐建刚李雪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区居住空间分异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社区参与的中介作用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4-146,192,共14页付志惠 夏博阳 陈云松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口机遇、挑战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3JZD028);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南京市民社会心态研究”(项目编号:23ZY08)。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推进与住房制度改革使城乡社区空间发生重组,“社区异质性”成为基层社会居住空间结构的重要特征。社区居住空间分异通过连接公共服务、社区参与等影响着老年人的主观福祉。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 老年人幸福感 社区参与 社会治理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行为视角的融入与主题转变
《地理研究》2024年第9期2308-2326,共19页申悦 张雪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4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206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24QKT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新文科创新平台项目(2022ECNU-XWK-XK001)。
在地理移动性的背景下,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视角和测度方法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也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机理与效应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将基于CiteSpace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2...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 社会隔离 活动空间 时空间行为 社会不平等 
“方割”与“融合”: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研究被引量:1
《城市规划》2024年第9期111-118,共8页李东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4197,71774163)。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
关键词:北魏洛阳城 方割 社会分层 社会融合 里坊 居住空间分异 
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热点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地理科学》2024年第8期1332-1343,共12页张文斌 姜莉娟 张志斌 陈龙 马晓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2XGL024);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专项(23JRZA413)资助。
2012年以来,居住空间分异日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梳理其研究脉络及发展趋势对后续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中借助文献计量和CiteSpace可视化功能,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文献,结...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 CITESPACE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居住空间分异及社会融合研究被引量:1
《地理学报》2024年第8期1898-1917,共20页丁亮 黄子倩 肖超伟 章俊屾 赵华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课题(24NDJC146YB);杭州市科学技术局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研攻关项目(2022AIZD0057)。
摸清移民和本地居民的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融合状况对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亦是当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空间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但现有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主要关注不同群体的空间分布特...
关键词:社会空间分异 社会融合 移民 芝加哥学派 城市空间结构 大数据 杭州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兼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邵剑耀 赵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高校评价体系的内涵与建构研究”(VIA230008)。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带来的新增高层次和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主要掌握在城市中心地区群体手中;家庭资本...
关键词:高校扩招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居住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 家庭背景 
居住空间分异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因果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2
《地理科学进展》2023年第9期1795-1808,共14页卢婷婷 李志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7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ECK001)。
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充分发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治理提出的核心要求。论文以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围绕居住空间分异如何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首先从城市治理最小行政单元的居/村委会尺度刻画了公...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 公共服务供给 因果效应 广义倾向值匹配 上海市 
基于扩展生态位理论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4
《干旱区地理》2023年第8期1376-1386,共11页张文斌 张志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2XGL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29);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3B-090);兰州财经大学重点项目(Lzufe2021B-017);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2-B38)资助。
为了从生态位角度系统研究居住空间的分异状况,基于扩展生态位理论构建了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西北内陆中心城市兰州市主城区的居住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居住空间生态位呈现出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的高生态位,向外围圈层或...
关键词:扩展生态位理论 居住空间分异 生态位模型 兰州市 
“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国际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
《城市问题》2023年第5期75-81,共7页傅婷婷 行鸣 吴次芳 
日益加剧的居住空间分异是中国城市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以“社会—空间”关系为理论视角,梳理国际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进展,总结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以期为分析及应对中国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世纪初期以来,居住空...
关键词:“社会—空间”关系 居住空间分异 形成机制 国际研究 
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城市学刊》2023年第2期82-87,共6页吕绍勋 
德占之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商业和航运空间逐渐衍生的格局,德占之后,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从殖民当局最初的城市规划开始,青岛便被分为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念贯穿如一,奠定了城市...
关键词:德占时期 青岛 居住空间分异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