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框架

作品数:30被引量:3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郝莉菱何励高莲花卫乃兴徐杰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语文》《新疆社会科学(维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析最简方案句法框架下“合并是否受限”的新近发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71-79,F0003,共10页邓昊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成语法语段理论下句法合并和语义接口的互动性研究——现代汉语形义错配现象新解”(17YJC740014)。
作为一种建构性操作,合并在近年来的最简方案句法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合并是否受限”这个问题主要有“合并受限”和“合并自由”两大思路。文章首先从合并的两种形式(外合并和内合并)分析了这两大思路的主要观点,其次讨...
关键词:合并受限 合并自由 句法构件 最简方案句法 
汉语动词句法框架信息加工机制及二语习得研究被引量:3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33-43,共11页石高峰 杨彩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9XJC740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ZH110);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重大研究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15ZDY03)的支持。
动词是句子表达的核心,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动词句法框架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反应时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学习者对动词优势句法框架及非优势句法框架的加工机制,以及不同水平的二语者动词句法框...
关键词:动词 句法框架 句子加工 词汇习得 
形式句法框架下现代汉语体标记研究被引量:1
《现代语文》2020年第5期58-62,共5页陈李军 王芳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体标记理解和产出上的对比研究”(18GWCXXM-43)。
现代汉语体标记只包括动词后的“着”“了”“过”,不包括动词前的“在”。汉语体标记还应包括一个零标记形式“Ø”,它在句子中有时间副词“(正)在”时出现。其中,“着”和零标记“Ø”表示非完整体(包括进行体和持续体),而“了”和“过...
关键词:形式句法框架 现代汉语体标记 动词后助词 零标记形式“Ø” AspP的句法位置 
认知语言学下的「見えル」句结构及成句过程研究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年第1期173-173,共1页郝莉菱 
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从认知语言学看日语视觉动词句的结构及成句过程”(0107/0111102051)。
「見えル」句在表达视觉体验过程时,只能表达自然获得意象的阶段,参与该阶段的要素有体验者(认知者),视觉内容(意象),视觉内容的所在、出处,体验手段等,但并不是所有出现在体验过程中的要素都转化为语言。
关键词:句义结构 句法框架 意象 
认知语言学下的「見ル」句结构及成句过程研究
《休闲》2019年第35期0009-0009,共1页郝莉菱 
2014 年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从认知 语言学看日语视觉动词句的结构及成句过程 ”(项目编号: 0107/0111102051)。
人类通过视觉器官对外界的体验过程分为能动感知和自然获得意象两个阶段。但是,「見ル」句在表达体验过程时,只能表达能动感知的阶段,参与该阶段的要素有体验者(行为者),视觉内容(行为的对象),视觉内容的所在,体验手段等等,但并不是所...
关键词:句义结构 句法框架 体验过程 能动感知 
一种用于文本抄袭检测的特征提取算法被引量:4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年第9期2781-2784,2788,共5页金标 赵萌萌 吴国华 
国家保密局保密科研项目(BMKY2016AT02);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特征提取是文本抄袭检测的重要环节,文本特征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影响文本抄袭检测的准确率。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依存句法的文本抄袭检测算法。该算法在依存句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句子中词语间的关系以及合并短小词语建...
关键词:文本特征提取 抄袭检测 依存句法 句法框架 
论生成句法框架内的维吾尔语语类被引量:1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2014年第3期113-119,共7页阿力木江·托乎提 
普通话儿童早期句法习得的标记性解读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29-136,共8页宋刚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普通话儿童动词论元结构的习得机制与发展模式"(11JBB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动词论元结构的儿童习得"(13BYY068)的资助
基于1-2.5岁儿童语料,通过反映形态、句法、语义知识发展的动词重叠形式与句法框架习得情况的分析,本研究论证语言项目的标记性和语言习得的起点与发展途径的关联性,即,如果同一范畴的语言项目间存在显著性上的差异,那么具有无标记性的...
关键词:标记性 儿童语言习得 动词重叠形式 句法框架 
日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五)——以嗅觉活动的「感じル」句为例
《青春岁月》2013年第7期120-120,共1页郝莉菱 
本文是以嗅觉体验过程的「感じル」句为例,考察句义结构和语法框架,使认知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人类认知与日语表达的关系。
关键词:句义结构 句法框架 体验过程 嗅觉 
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六)——以生理反应的“感じル”句为例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1期120-120,共1页郝莉菱 
日常日语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学生对人类认知活动和日语表达之间的联系有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感じル"句为例,着眼于生理反应的感觉活动,从其句义结构和句法框架的角度进行考察。
关键词:句义结构 句法框架 体验过程 生理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