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

作品数:1613被引量:134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星久姚远王文涛郝绪兵谢贵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政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明与专制之间——浅议宋朝的政治
《读书》2024年第12期61-65,共5页陈峰 王宇鹏 
长期以来,凡提到秦代以降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时,常会用“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加以概括。此说当然没有问题,因为在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百官和民众都要服从皇权,乃至于“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重要...
关键词:君主专制 古代王朝 封建专制 中央集权体制 秦代 政治 
中国、欧洲大分流的政治表现
《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2期32-44,共13页胡键 
“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彭慕兰提出“大分流”理论,一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这一观点在分析中国与欧洲在历史发展中的大分流是有明显缺陷的。随后,“加州学派”的其他学者对“大分流”理论进行了反...
关键词:大分流 君主专制 经济发展 现代化 
从厂卫制度透视明朝的灭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21期41-42,共2页顾诺金 
作为明朝独特的特务机构,“厂卫”是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集中皇权的工具。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朝臣权力过大导致元朝灭亡,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政治层面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官制改革,以达到分割权力、集中皇权的目的,如在中...
关键词:明太祖朱元璋 特务机构 行中书省 官制改革 政治层面 君主专制 丞相制度 厂卫制度 
德国公民教育的形式、内容及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快乐阅读》2022年第7期105-107,共3页李沈航 
公民教育是国家政治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繁荣稳定的保障。德国公民教育历时一百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公民教育有不同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德国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服从封建君主专制的臣民,学校开...
关键词:封建君主专制 学校公民教育 繁荣稳定 教学目标 教育的启示 政治化 公民 德国 
韩非“法、术、势”政治思想及历史影响
《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6期2297-2303,共7页张华一 
“法、术、势”是韩非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非继承和发展了法家前期思想,批判性的吸纳了儒道墨学说的政治观点,结合战国末期政治军事局势,创造性的将“法、术、势”紧密结合,进而建构出完整全面的法家政治学说。韩非的“法、术、...
关键词:韩非子 法、术、势 君主专制 
辛亥革命与山东社会的变迁
《春秋》2021年第5期24-27,共4页刘晓焕 杜庆余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提升了国民的民主主义意识,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变迁,给山东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政党政治的勃兴、地方政制的变化、经济环境的改善、工商各业经济的发展、民众思想的进一步解放……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
关键词: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 地方政制 袁世凯 民众思想 政党政治 革命浪潮 
政治制度史教学的“去脸谱化”--以清代政治制度史教学为例
《历史教学(上半月)》2021年第7期28-32,共5页李霞 
学生在古代制度史的学习中容易陷入“脸谱化”误区。本文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中政治制度史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旨在探讨以核心历史概念为切入点,以史料探究的形式呈现制度,为还原制度史丰富性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清代 君主专制 奏折制度 史料探究 
北宋科举制度改革:为“天下国家之用”
《炎黄地理》2021年第4期24-27,共4页胡昭君 
科举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政治功能是其基本特征。北宋作为科举改革的开端,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格外引人注目。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阐述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北宋统治者的重要改革举措--录取人数增加,及第士人...
关键词:录取人数 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政治社会化 科举制度改革 改革举措 君主专制 
对当代艺术审美淡化的相关思考
《音乐天地》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程璟瑶 
艺术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与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致经历了从原始、古典、浪漫、现代、后现代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的艺术领域中都会有相应的创作倾向以及美学潮流,而这又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如17世纪...
关键词:古典风格 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政治稳定 创作倾向 当代艺术 相关思考 社会历史发展 艺术的发展 
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晚明的亮光”之二
《博览群书》2019年第11期75-79,共5页谢贵安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的国度。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以君为尊,形成了“民本—尊君”的政治模式。然而,明代中后期,儒生,士大夫在与明神宗等专制君主的“冷战”和对抗中,特别是明清易代的刺激下,逐渐认清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出...
关键词:明清易代 民本思想 君主专制制度 政治思潮 以民为本 新民本 明代中后期 明末清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