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

作品数:393被引量:52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魏良弢钱伯泉杨富学李树辉华涛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盛律令》中的“大食”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2,共6页彭向前 赫佳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宋西夏金时期的‘中国观’研究”(项目编号:22VRC1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西夏物质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48)的阶段性成果。
西夏王朝制定的《天盛律令》多处提到“大食”,学界一度误认为西夏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大食”是唐代中国对西亚地区出现的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此外北宋初年葱岭一带出现的喀喇汗王朝,在汉文史籍中多称之为“大石”,有时也称之为“大...
关键词:西夏 《天盛律令》 大食 喀喇汗王朝 
论阿甫拉西雅卜形象的中国化历程——从伊朗高原到塔里木盆地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年第6期100-110,M0006,M0007,共13页钟焓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22&ZD210)阶段性成果。
阿甫拉西雅卜原本是伊朗传说与史诗中出现的作为伊朗人对立面的土兰人的君主,在传说的发展过程中其活动的地域渐渐与我国的西域产生了联系。以后在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统治西域西部时期,为了促进民族融合遂将阿甫拉西雅卜追尊...
关键词:阿甫拉西雅卜 喀喇汗王朝 中国认同 民族融合 
哈佛大学福格艺术馆藏喀喇浩特出土西夏擦擦考略
《西夏研究》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姜宇钦 杨旦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大通河流域明清时期曼荼罗图像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19XKG001);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夏元捺印本十二因缘咒所见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艺术交融研究”(项目批准号:L2023Z04190595)的阶段性成果
1923年11月,由兰登·华尔纳带领的考察队在内蒙古喀喇浩特古城遗址采集到一批擦擦,现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馆(Fogg Museum),在入藏时多被误断为唐代或公元9世纪等,其中有117件采集自喀喇浩特、4件采集地点不明。将这批出土于喀喇...
关键词:喀喇浩特 西夏擦擦 图像特征 装藏 梵字密咒 
北宋时期于阗史事新探
《暨南史学》2024年第1期15-36,共22页葛启航 
北宋前期于阗被喀喇汗王朝征服后,史书关于于阗本土的记载罕见。本文拟结合穆斯林史料和当地出土的这一时期文书,讨论11世纪于阗历史若干情况,支持于阗被喀喇汗王朝征服后,当地政权依旧存在,虽名义上隶属喀喇汗王朝,但是依旧保持相当的...
关键词:于阗 喀喇汗王朝 北宋 西辽 
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诗歌文本的语言特征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6期1-6,共6页艾克拜尔·司马依力江 
本文探究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诗歌文本的语言特征,研究发现:1) 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诗歌文本的词频分布符合齐普夫定律,其文本内部语言机制具有“自组织性”;2) 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维吾尔族诗歌的最高频词与汉语的最高频词呈现相似...
关键词:喀喇汗王朝时期 维吾尔族诗歌 语言特征 齐普夫定律 
八旗满洲扎鲁特部蒙古佐领源流考略——以镶黄旗巴克、喀喇巴拜家族佐领为中心
《西部蒙古论坛》2024年第2期44-51,M0004,共9页张春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项目"边疆治理视域下北疆多语种舆图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3VLS019)的阶段性成果。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扎鲁特部贝勒巴克、喀喇巴拜兄弟于天命年间率属来归,其后编立牛录(niru,即佐领)并入于八旗满洲固山。该二家族佐领根源相同,陆续滋生为五佐领,于雍正九年(1731年)被议定为勋旧佐领,并分别于两个家族"分分"(ubu dendehe...
关键词:八旗 满洲 蒙古 扎鲁特 佐领 
清代大一统格局下北部边疆民族多元治理政策——以八旗察哈尔喀喇真固木佐领为例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4-22,共9页苏日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八旗察哈尔的形成与清代边疆民族多元治理政策研究”(23CZS036);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冷门绝学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计划“清朝治理北部边疆民族的相关满文档案整理与研究”(2024MZSLMJX005)。
入清后,察哈尔群体分别编入八旗、外藩扎萨克旗系统,其中编入八旗的察哈尔群体有八旗蒙古察哈尔佐领与游牧八旗察哈尔佐领之分。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相关满文佐领根源册与八旗世袭谱档,结合多语种史料以原察哈尔万户散秩斋桑...
关键词:大一统 边疆治理 八旗察哈尔 喀喇真固木佐领 中华民族共同体 
杨富学著《由松漠暨流沙——辽金历史初探》出版
《敦煌研究》2024年第1期111-111,共1页张丽蓉 
杨富学博士著《由松漠暨流沙——辽金历史初探》作为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三辑的一种,于2023年9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刊行。全书340千字,共19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契丹回鹘篇,分别就契丹族源传...
关键词:喀喇汗王朝 民族史研究 高昌回鹘 松漠 辽朝 耶律大石 民族语文 西辽 
盛京大会的遗珠:清朝对蒙古喀喇车里克部的安置
《清史研究》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玉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22VLS011)子课题“明清时期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阶段性成果。
后金天聪年间蒙古各部纷纷来归后,在崇德元年的盛京大会上,漠南蒙古16部49名贵族与满汉贵族臣僚共同推举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臣汗”,正式确立君臣关系。在漠南蒙古地区设旗编佐的过程中,唯独喀喇车里克部未能独立建旗,随之失去原有的相...
关键词:喀喇车里克部 哈赤温后裔 翁牛特右翼旗 八旗 清代 
喀喇汗王朝与游牧民的一场战争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459-475,591-592,共19页葛启航 
10世纪后期喀喇汗王朝兴起,势力扩张到七河流域、塔里木盆地南缘及河中地区。因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喀喇汗王朝不仅与周边政权,如吉慈尼王朝、塞尔柱王朝有和战关系,而且与辽朝和宋、西夏,以及巴格达政权甚至伏尔加河流域各部都有密...
关键词:喀喇汗王朝 河中地区 塞尔柱王朝 游牧民 北方游牧民族 和战关系 塔里木盆地南缘 辽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