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阖补泻

作品数:10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旭刘雁吴爱华魏连海乔红伟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药导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医药实践》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针刺开阖补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陕西中医》2023年第8期1094-1097,共4页王琼潇 粟胜勇 苏虹 李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60895);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GXNSFAA281111)。
针刺开阖补泻重在调节卫气,主要以出针后是否按闭针孔作为补法与泻法操作的关键所在。基于玄府理论,认为玄府作为人体气血津液出入运行的重要门户,其特点重在开阖有度。玄府开阖有度与卫气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其中玄府作为卫气运行的重要...
关键词:玄府开阖 玄府理论 卫气 针刺 开阖补泻 气机 
从《内经》理论分析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开阖补泻被引量:12
《中医药导报》2019年第6期18-20,共3页王国华 魏连海 
从《内经》理论出发,浅述"六字诀"的开阖补泻规律。"六字诀"既可补身体之"虚",也可泻身体之"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健身气功"六字诀"使用"嘘呵呼呬吹嘻",引动相应的肝心脾肺肾三焦脏腑和经络气机,起到畅通经络、调息疗病、保健养生的...
关键词:健身气功 六字诀 《内经》 开阖补泻 
田维柱针灸个体化辨证出针被引量: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年第11期1-3,共3页栾桂芳 海英 
田维柱教授认为针灸出针作为整个毫针刺法最后一步,包括很多技巧及注意事项,要双手配合,出针贵缓。个体化出针,辨证不同出针也不相同;出针前须施以捻转或提插以加强遗留针感,缓解滞针,并在出针后一定时间仍保留针感,增强"针刺后遗感";...
关键词:针灸 出针贵缓 双手配合 开阖补泻 捻转 提插 气至 行针 滞针 针刺后遗感 呼吸进针 田维柱 老中医经验 
针刺开阖补泻的量效关系初探被引量:8
《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5期992-993,共2页乔红伟 尚小红 贺艳婷 曲国良 
随着针灸研究的逐步扩展和深入,针刺补泻手法的量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开阖补法的主要操作是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受按压时间、按压力度等因素影响,在一般按压力度均匀的情况下,以按压时间为首要决定因素;开阖泻法的主要操作是出针后...
关键词:开阖补泻 量效关系 针刺补泻 
对《内经》中徐疾补泻手法的思考被引量: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371-372,共2页刘杰 邵义泽 赵文莉 
针刺补泻,即针刺治疗的补法和泻法,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亦是针对病症虚实而实施的针刺手法。《素问.针解》中"徐疾补泻",应作3种解释:即徐疾补泻,提插补泻,开阖补泻。
关键词:《素问》 针刺 补泻 徐疾补泻 提插补泻 开阖补泻 
浅论针刺补泻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1年第12期1345-1346,共2页彭炼 王泽涛 刘美平 卢笛 
针刺补泻是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其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常用手法包括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平补平泻、烧山火和透天凉等。针刺补泻的机理不是直接补人体之不足,或泻人体之有余,而是通过...
关键词:针刺疗法 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 徐疾补泻 开阖补泻 迎随补泻 呼吸补泻 平补平泻 烧山火 透天凉 
针刺补泻刍议被引量:1
《中医杂志》2010年第S2期232-233,共2页蒋传义 
疾患医治之良好效验,来自于正确诊断,正确诊断来自于医家缜密详实之望闻问切,并加之以恰当的逻辑推理。在此基础上,循规蹈矩的理法方药之运用,即成至要关键。古老之针灸学尤为如此。在诊断无误,取穴精当,浅深合宜之刺治过程中,恰如其分...
关键词:针刺补泻 迎随补泻 开阖补泻 针灸学 呼吸补泻 提插补泻 运用 补法 效验 气至 
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被引量:1
《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第8X期620-621,共2页黎进齐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持续24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症有原发者,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不同病变过程中。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
关键词:电针 顽固性呃逆 呼吸及开阖补泻法 
脏腑别通理论的源流和机理及其应用被引量:35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427-429,共3页王旭 吴爱华 刘雁 
回顾《医学入门》及其之后关于脏腑别通理论的文献记载,探讨关于其机理的不同学说,认为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为其理论基础。指出脏腑别通理论从多方面拓展了藏象学说中脏与腑之间的联系,具有理论和临床上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为脏腑别通理...
关键词:脏腑经络关系 脏腑别通 开阖补泻 配穴方法 
电针治疗胃脘疼31例
《中国针灸》1994年第S1期28-29,共2页张秀玲 刘玉环 姜守成 
电针治疗胃脘疼31例张秀玲,刘玉环,姜守成(辽宁省丹东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总厂职工医院,118009)1一般资料本组共31例,男25人,女6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20~30岁15例,30~4...
关键词:胃脘疼 职工医院 治疗仪 辽宁省丹东 关元穴 胃俞 开阖补泻 梁丘 手足不温 下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