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倒性能

作品数:40被引量:45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金才魏凤珍王成雨沈学善张一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山东农业科学》《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与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108-114,共7页周文银 李文阳 李浩杰 张士雅 邵庆勤 朱守晶 汪建来 闫素辉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编号:GXXT-2021-089);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小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408085MC48)。
为探究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及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以小麦品种荃麦725为材料,设置D1(180万株/hm^(2))、D2(240万株/hm^(2))、D3(300万株/hm^(2))、D4(360万株/hm^(2))4个密度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与茎秆抗倒...
关键词:小麦 种植密度 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抗倒性能 
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3年第6期9-12,共4页刘晶 杨彬娅 孙宇萌 刘体铮 骆永丽 
为明确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以倒伏敏感型品种淄麦28和抗倒型品种山农28为材料,在基施氮肥1/2条件下将剩余氮肥按4种模式追施,分别是起身肥∶孕穗肥=1/4∶1/4(N1);拔节肥1/2(N2);拔节肥∶开花肥=1/4∶1/4(N3);孕穗肥...
关键词:小麦 追氮模式 抗倒性能 产量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冬小麦品种抗倒性能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第15期2863-2879,共17页牟海萌 孙丽芳 王壮壮 王宇 宋一凡 张荣 段剑钊 谢迎新 康国章 王永华 郭天财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
【目的】探讨基因型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三因子对小麦植株抗倒性能和籽粒产量的互作调控效应,明确与品种生物学特性相匹配的氮密优化组合模式,为冬小麦稳产丰产及抗逆应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20—2022年连续2年在...
关键词:冬小麦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维管束 抗倒性 
种植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累积分配与抗倒性能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被引量:7
《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1期60-67,共8页张凡 周其军 薛鑫 韩勇 宋志均 牛昱红 贠超 杨春玲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03);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编号:212102110293);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编号:2022C01NY025)。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累积和抗倒性能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于2021—2022年以安麦1241和安麦1350为研究对象,设150kg/hm^(2)(D1)、225kg/hm^(2)(D2)、300kg/hm^(2)(D3)、375kg/hm^(2)(D4)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
关键词:种植密度 小麦 干物质累积分配 抗倒性能 产量 
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农民致富之友》2022年第24期48-50,共3页艾尼古丽·依明 
农业生产是我国的第一产业,而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小麦,在农业生产大国的管理中,科学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小麦栽培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广泛应用在各地区小麦种植工作中。小麦种植技术的改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生产质量以及...
关键词:栽培技术措施 小麦种植面积 冬小麦种植 茎秆抗倒性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质量 小麦栽培技术 病虫害 
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2年第5期036-039,共4页孙道海 
颍州区年产小麦15万吨左右,拥有丰富的小麦种植经验。为了进一步优化小麦科学种植方法,保证产量,要做好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小麦茎秆的抗倒性;要开展科学的种植试验设计工作,合理分析结果,同时,推广高产种植经验,保证主要粮食产量。...
关键词:小麦 问题 栽培技术 
不同密度对适期晚播冬小麦产量形成与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山东农业科学》2022年第3期28-34,共7页南镇武 刘灵艳 高英波 徐杰 王娜 代红翠 孟维伟 王旭清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CXGC01080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1A07);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LYZWS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003)。
为明确不同密度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形成和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并为小麦高产稳产和抗逆应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设225万、300万、375万、450万、525万/hm^(2)基本苗5个种植密度,研究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对冬小麦的群体...
关键词:冬小麦 种植密度 晚播 产量 抗倒性能 
四川玉米生理成熟后抗倒性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第9期1524-1532,共9页陈祥 李小龙 杜霞 刘佳媛 刘倩倩 袁继超 孔凡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704,2018YFD0301206,2016YFD0300307);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0-02)资助。
玉米茎秆强度下降是造成生理成熟后玉米倒伏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玉米生理成熟后茎秆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本试验以玉米品种‘正红6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密度处理,通过研究其生理成熟后茎秆强度、单位长度干重、含水率等变化规律,分析影响...
关键词:玉米 生理成熟 茎秆含水率 单位长度干重 茎秆强度 抗倒性能 
化学调控对高密条件下玉米抗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13期4449-4455,共7页孙宁 边少锋 孟祥盟 赵洪祥 张丽华 谭国波 闫伟平 于玮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601-2)资助。
增加种植密度作为玉米产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会带来群体郁闭、倒伏等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量提高。为了探明高密群体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选用近年来表现较好的高产潜力品种‘迪卡159’作为试验材料,设...
关键词:玉米 化学调控 密度 农艺性状 抗倒性能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第三节间抗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73-178,共6页王旭 周洁 朱玉磊 李金鹏 孙建强 李金才 宋有洪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D0301307,2017YFD0300408)资助。
以烟农19和新麦26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安徽省蒙城县农业示范场大田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第三节间抗倒性能影响的研究,施氮量分别为135(N1)、180(N2)、225(N3)和270(N4)kg·hm^(-2),氮肥基追比分别为10∶0(R1)、7∶3(...
关键词:小麦 氮肥运筹 第三节间 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 抗倒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