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黄曲霉

作品数:94被引量:34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炫强单世华张廷婷廖伯寿周桂元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花生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黄曲霉侵染与产毒的花生品种筛选被引量:1
《花生学报》2024年第2期77-82,90,共7页沈文凤 王明清 于丽娜 宋昱 高远 迟晓元 杨珍 江晨 毕洁 王希平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MC049);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TZXD074,2022TZXD003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3A39);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应用(2022DXAL0102);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易被黄曲霉侵染。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具有强毒性和强致癌性,严重威胁花生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不利于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为了筛选抗黄曲霉侵染与产毒的花生品种,本研究采用孢子菌悬液侵染法,以3...
关键词:花生 品种筛选 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 侵染抗性 
拟南芥AtTTG1基因的克隆及用于转化花生的MAR调控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2
《花生学报》2014年第2期1-6,共6页陈湘瑜 郑国栋 黄金堂 庄伟建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8DFA31450);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102602-5);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1N51010064)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花生产业危害巨大,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花生果种皮结构以提高花生抗黄曲霉能力。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tTTG1基因的cDNA编码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AtTTG1基因,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片段长1026bp,与基因库中数据比对相同...
关键词:花生 抗黄曲霉 AtTTG1 基因 核基质结合区(MAR) 果种皮特异启动子 载体构建 
花生种皮抗黄曲霉相关基因PnLOX2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花生学报》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闫彩霞 张廷婷 单世华 郑奕雄 李春娟 陈高 
山东省农科院创新基金项目(2006YCX012)
以高抗黄曲霉品种J11和高感品种金花1012黄曲霉处理的三个不同时期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对种皮PnLOX2基因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Real time PCR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定量方法,可快速检测待测基因的表达量差异;高抗黄曲霉品种J11在黄曲...
关键词:花生种皮 抗黄曲霉 荧光定量PCR 相对定量 
“花生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花生学报》2008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科技进步二等奖 安全生产 技术 应用 山东省农科院 抗黄曲霉侵染 花生种质 
《花生学报》2006年总目录
《花生学报》2006年第4期40-40,39,共2页
关键词:花生品种 智猛 抗黄曲霉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花生品质性状与抗黄曲霉侵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花生学报》2006年第3期1-5,共5页李艳 林坤耀 周桂元 李少雄 洪彦斌 梁炫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79)
以对黄曲霉具有不同抗性的花生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黄曲霉接种测定和品质性状的分析,探讨花生品质性状与抗黄曲霉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高低(PTI值)与品种黄曲霉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而种子可溶性糖、蔗糖和蛋...
关键词:花生 黄曲霉菌 品质性状 
美国优质抗黄曲霉花生育种考察
《花生学报》2006年第1期21-21,共1页单世华 
关键词:抗黄曲霉花生 美国农业部 优质育种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赴美考察 佐治亚州 学术交流 实验站 试验田 实验室 
花生种皮抗黄曲霉差异基因表达初步分析(英文)被引量:4
《花生学报》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单世华 严海燕 李春娟 万书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2003-T12)
黄曲霉不同抗性花生种皮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选择经鉴定的高抗黄曲霉花生种质J11与高感种质金花1012为研究材料,以金花1012为对照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开展了抗病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研究。试验共使用61078杂交探针组,结果表明,共有417个差异...
关键词:花生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基因芯片技术 
花生抗黄曲霉侵染主微效基因分析被引量:12
《花生学报》2002年第3期11-14,共4页周桂元 梁炫强 
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99B06005G)
采用主-微效基因混合遗传模式,分析了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花生对黄曲霉侵染的抗性是由一对主基因和一对微效基因控制。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无显性效应。主基因、微效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38和0.12。
关键词:花生 黄曲霉 主基因 微效基因 混合遗传 抗性遗性 
抗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的引进鉴定和利用被引量:13
《花生学报》2002年第2期14-17,共4页周桂元 梁炫强 李一聪 李少雄 黎穗临 
报道了ICGV系列 8个抗黄曲霉品种在广东的表现。两年品比试验结果 ,其中 6个品种高抗黄曲霉菌侵染 ,4个品种抗黄曲霉菌产毒。但所有引进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比当地品种差。利用引进品种已育成高产抗黄曲霉新品系粤油 9号 。
关键词:花生 黄曲霉 引种 鉴定 利用 抗性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