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辨

作品数:10179被引量:15089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小辉朱则杰尤炜祥柳建钰李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关系考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法系与中华法律文化关系考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125-126,共2页何佳馨 
中华法系和中华法律文化紧密相连,前者是在后者发展之肥沃土壤中萌芽、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即中华法系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法律文化自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起诞生后,经历2600余年的发展,至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时代...
关键词:中华法系 隋唐时代 夏王朝 肥沃土壤 法律 周边国家 21世纪 紧密相连 
《集韵》所收字的字际关系考辨十则
《枣庄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刘海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佛典音义同形字汇释与研究”(项目编号:24CYY017)阶段性成果。
《集韵》存在新增字来源不明、与其他字的字际关系不确的现实问题,而《汉语大字典》等现代大型辞书对《集韵》存在的疏漏往往照搬照抄,相沿而不改。基于此,文章选取了“[卪又]■”“[日瞿][日瞿]”“■[束支]”“■■”“[火巢]燎”“[...
关键词:《集韵》 字际关系 《汉语大字典》 
杜甫、崔光远关系考辨与《百忧集行》诗意探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王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出土墓志与隋唐家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1&ZD270)。
杜甫《百忧集行》作于何邕离蜀之后、严武任西川节度使之前,诗中所流露对生活困境之隐忧,与崔光远任西川节度使有重要关联。杜甫在肃宗凤翔行在期间与崔光远结怨。上元二年初,崔光远节度西川,对杜甫颇冷淡,然因有何邕等居中调和、缓冲,...
关键词:杜甫 《百忧集行》 崔光远 安史之乱 
“又”“右”“有”字际关系考辨
《肇庆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王雪晴 
随着汉字的发展,由于语义引申或者文字假借等原因,汉字的一字多职现象也不断增加,使得许多字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又”“右”“有”三字在西周时期便产生了产生混用,而到东汉时期三字记录职能基本明确。本文结合出土文献考察分析...
关键词:“又”“右”“有” 字际关系 分化 假借 
教育数字化与教育数智化的关系考辨及进阶路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9-159,共1页蒋士会 张钰与 
教育数字化和教育数智化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渗入至教育领域,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动能与新契机。教育数字化在理论研究、政策文件、社会舆论等合力作用下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国内学界对...
关键词: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 合力作用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政策文件 理性探讨 
“歾”与“物故”之“物”关系考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3-48,共6页李亚光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战国秦汉时期刑徒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JKMR20221517);渤海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4ZXXJG25)。
“歾”“殁”“没”三个字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从汉代开始认为它们是通假字;“物故”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歾”“殁”“没”三个字及相关组合词语与“物故”均表示死亡,在春秋战国以后并存发展。东汉三国时期,人们对“物故”一...
关键词:“物故” “殁故” “没故” “歾” 
历史因缘中的艺术融合——广西壮族南路八音与广东佛山八音关系考辨
《南方文坛》2024年第6期183-188,共6页李怀泽 
艺术是由人民创造的。“艺术的民族特点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由民族的成员在历史中逐步创造出来,获得整个民族的认同并积淀成集体无意识的信息符号而形成传统。艺术的民族传统风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是会不断推陈出新的...
关键词:信息符号 艺术融合 广西壮族 集体无意识 传统风格 民族特点 广东佛山 推陈出新 
《初学记》郑氏宗文堂刻本与严可均校本关系考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30-136,共7页张伟 
郑氏宗文堂刻本和严可均校本都是《初学记》的重要版本。对于二者的关系,学界长期尊奉傅增湘的“严校出郑本”说,但傅增湘的说法是否成立值得商榷。实际上,郑本有先印本和后印本之分,严校本也有嘉庆校本和道光校本之别。郑本的先印本与...
关键词:初学记 严可均 宗文堂 版本 
柄鼓与扁铃:象雄文明与滇川藏交角区域热巴(勒巴)舞关系考辨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木仕华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象雄文明多文种古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1VJXT021。
热巴舞流传于西藏及滇川甘青涉藏地区,是现今藏地经典的舞蹈类型之一。伴随着藏文化与周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逐步传到滇川藏交角区域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中,历久弥新,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传播中出现了诸多地域类型和民族流派...
关键词:滇川藏交角区域 热巴(勒巴)舞蹈 象雄文明 苯教信仰 
银雀山汉简《王兵》篇与《管子》相关篇章关系考辨——兼论《管子》部分篇章的成书时间
《汉字文化》2024年第21期79-83,共5页冯南雨 
《管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其成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二十世纪以来,大量新出土文献与《管子》相关篇章密切相关,为研究二者之间关系以及《管子》的成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新线索。银雀山汉简《王兵》篇在内...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王兵》《管子》 成书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