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墨

作品数:63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秦学智曾振宇闵仕君孙理兴梁宗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惟老孔墨三宗:夏曾佑与先秦诸子叙事体系的建构
《安徽史学》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李长银 李佳煌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史辨运动’与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研究”(20FZSB093)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夏曾佑不仅是清末“新史学”思潮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清末诸子学复兴的重要参与者。20世纪初,夏曾佑在《中国社会之原》《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等论著中率先提出,春秋之前,“鬼神术数之外无他学”,而老子突破了这...
关键词:夏曾佑 先秦诸子叙事 诸子学复兴 中国近代诸子学 
从孔墨之“赞”看晏子之“贤”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2期5-7,共3页孙俊红 马科伟 
晏子是春秋末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一生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位国君。作为一代贤相,他既能根据不同国君的不同性格特点巧妙地说服国君,又能根据不同阶层、不同人士提出的不同问题娴熟应对。《晏子春秋》详细记载了晏子一生的...
关键词:孔子 墨子 晏子 贤相 春秋 
敬畏与致用:比较视野下孔墨鬼神观念的再研究
《长江文明》2020年第3期34-43,共10页王丁 李天琦 
2017年度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博士基金项目“基于思想体系的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7BJ34;201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顾颉刚与民国时期的诸子学研究”,项目批准号:LS17206
孔子与墨子身处春秋战国之际的转型期,在鬼神观念上都呈现出理性化的特点,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将理性与鬼神信仰统一起来。孔子相信并敬畏鬼神,也非常重视礼,而礼本身与对鬼神的祭祀相关,同时又是孔子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它体现了理...
关键词:孔子 墨子 鬼神观念 异同 
论孔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教育观察》2019年第11期38-39,85,共3页赵佳蕊 
儒家与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著名的学派,被后世并称为"儒墨显学"。孔子和墨子分别是儒家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都是中国古代十分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教育实践。他们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
关键词:孔子 墨子 教育思想 异同 
孔墨教育思想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文教资料》2017年第12期81-82,共2页叶晓庆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纷起争霸,传统礼乐制度遭到极大的践踏与破坏,西周的官学制度开始解体,学术渐呈下移之势。学术下移使社会私学教育兴起,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在当时影响较大,并称显学,但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
关键词:孔子 墨子 教育思想 
杜国庠和郭沫若在孔墨研究上的学术分歧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李勇 
杜国庠和郭沫若都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孔子、墨子,然而在具体问题上两人存在着严重分歧。杜国庠批评孔子的保守而郭沫若则赞扬其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这与杜国庠批判"新理学"和郭沫若支持"叛党"精神有一定关系。历史上的墨子以孔子学说的反...
关键词:杜国庠 郭沫若 孔子 墨子 
千古义丐武训生平补遗
《金秋》2016年第21期50-51,共2页贾生 
千古奇丐武训在21岁时因不识字接连受到地主的欺骗与压榨,一怒之下在破庙中昏睡3天后,狂奔数日,口中大喊“我要办义学”!从此他“昼行乞、夜绩麻”,三十年如一日,最终靠要饭、卖短工、演杂耍,在山东临清一带兴办起了3座义学,成就了中国...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 孔墨 世界教育史 山东临清 洛齐 数日 古义 了凡四训 杨二庄 天后 
孔墨如斯
《星星》2016年第10期90-91,共2页曾兴 
(一)春秋之秋已然很深可铜鼎旁的一排编钟多年来。
关键词: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孔墨如斯》 
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孔墨“仁爱、兼爱”研究综述
《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3-4,共2页郜丽敏 
孔子和墨子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分别提出了“仁爱”和“兼爱”的思想。对两种思想的研究和讨论,历代不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孔墨“仁爱、兼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两种思想的异同进行比较...
关键词:孔子 墨子 仁爱 兼爱 研究综述 
孔墨思想中的“利”被引量:1
《新课程》2016年第21期234-234,共1页杨瑞峰 
在孔子的思想中"利"是指个人之利,一人之私利是与义相对立的。墨子关于"利"的思想内容不仅包含物质丰富还包括政治安定等方面。然而,从获利主体来讲,可以分为三方面,即个人之利、他人之利及天下人之利。孔子与墨子的"利"有所不同...
关键词:孔子 墨子 个人之利 他人之利 天下之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