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美学

作品数:82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志忠向丽崔柯赵雪郭婧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人形象的个性化重塑和废墟上的精神重建——评水运宪《戴花》
《今古文创》2025年第4期10-12,共3页苏琪琪 王鹏 
《戴花》作为一部摹写新中国工业史上两代工人奋斗历程的小说,作者并未意图成为宏大历史叙事的代言人,而是另辟蹊径,从微观历史层面介入普通工人群体,将目光置于平凡的个体生命的真切体验中,以个性化的私语书写重塑大众心中的工人形象,...
关键词:《戴花》 个性化形象 劳动美学 
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林区教学》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章道德 
皖南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唯物史观与人的尊严”(WYRCQD2023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自媒体时代我国青年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与应对研究”(23YJA710014)。
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即劳动生产了美,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世界。将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更有益于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厚植家国情怀,也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激发...
关键词:劳动美学 思政课 大学生 具身教育 
劳动美学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4年第6期69-76,共8页李水霞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场域理论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CHE210131)。
劳动美学是一门深刻揭示劳动审美属性和规律的科学。劳动美学视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劳动美学丰富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劳动教育实现以劳育美的目标提供了新助力。研究从劳动美学视域审视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主体审美意识回...
关键词:劳动美学 劳动教育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思想在老年生活美学建构中的价值与应用
《老龄化研究》2024年第4期1432-1436,共5页葛颖 
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思想在老年生活美学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深刻揭示了劳动与美、人的自由精神、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还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和美的社会性,这种美学思想在重塑劳动观念、促进精神富足、强化社会参与方面为老年生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 老年生活美学 劳动活动 
劳动美学视域下中学版画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福建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75-76,共2页黄秋洁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UbD理论视域下劳动美学跨学段版画课程的实践研究”(编号FZ2023GH127)的研究成果。
劳育与美育的培养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与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版画教学是很好融入劳育的一个项目,教师认真解读版画教学中的劳...
关键词:劳动美学 中学美术 版画项目式学习 
倦怠社会劳动美的精神政治学审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宋丽丽 
中国侨联课题“以‘侨’建‘桥’:新时期厦门侨务对台研究”(项目编号:22DZQK205);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黄炎培职教思想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场域兴起的影响”(项目编号:ZJS2022YB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韩炳哲将过度化生产、超负荷劳作和数字信息大爆炸所造成的个体疲乏与困倦的当代社会称为“倦怠社会”。倦怠社会是一个功绩社会、积极社会而非懒惰社会、消极社会,工作积极主义成为个人的精神政治学,自我加速和自我施暴成为倦怠社会成...
关键词:数字社会 倦怠社会 加速主义 劳动美学 积极主义 
新时代劳动观审美价值论析被引量:1
《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10期137-143,共7页郑琦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新时代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30651SZ);长春大学第四批攀登计划项目“环境正义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KP202301)阶段成果。
“劳动审美”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立足于实践论和存在论的维度,将“美”界定为建立在人的自由自觉劳动基础上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是一种高级、开放的“身—心”自由之美,并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劳动美学 实践 审美价值 新时代劳动观 
王安忆的“劳动”日常与怀旧叙事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3年第4期198-204,共7页陈璐 
王安忆自新时期以来藉“劳动叙事”展开了关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与消费生活的现代性想象,其中所涉及的新启蒙人道主义话语、市场经济价值逻辑及集体主义劳动话语资源产生了缠绕与冲突,呈现出劳动叙事审美的衍变。由现代化竞争压力下具有...
关键词:王安忆 劳动美学 怀旧 叙事 
劳动美学视角下的高校劳动教育探讨被引量: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宋丽丽 
2022-2024年度中国侨联课题(22DZQK205);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ZJS2022YB201)。
劳动美学引导高校劳动教育本质价值复归,是对劳动教育本质的重新诠释与探索。基于马克思的劳动美学观,劳动创造美、劳动与审美相统一。当前,高校应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从审美角度出发,劳动本身具有愉悦性、直觉性、情感性。劳动美...
关键词:劳动美学 内在需求 劳动本质价值 信念基础 
诗意·权力·劳动美学:“十七年”电影歌词的乡村空间
《东方艺术》2023年第2期129-135,共7页李瑞 
2021年度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研究项目“电影剧作教学中‘视听思维’训练研究”(项目编号:17)最终研究成果。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时期的中国电影,经历了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停滞与恢复”的开拓性历程,给影史留下众多璀璨的名片、明星和金曲。与新中国成立前电影空间多限于都市不同,“十七年”时期涌现出大量农村题材电...
关键词:电影歌曲 电影空间 农村题材电影 社会主义公有制 乡村空间 农民形象 劳动美学 十七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