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

作品数:137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敏吴小美戴永课樊迎春李文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聊城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绿叶》《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象秩序:《济南的冬天》结构解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8期26-28,共3页李菊香 
艺术创作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将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结合在一起,对于杂多的意象,需要找到它们共同的情感中心并融汇成一个综合的意象整体,建立“意象秩序”。《济南的冬天》以“理想的境界”这一情感中心将“山水”景象有机组合,形成秩序...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 审美意象 意象秩序 老舍散文 
老舍散文中的济南情结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8期49-51,共3页赵宁 
老舍先生的作品饱含着对其脚下土地的热忱,拳拳之心在字里行间浮现.老舍更是为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济南城倾注了大量心血,撰写了多篇描写济南的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赞美济南山水以表达热爱之情、为济南城建言献策以展现美好期望,以及...
关键词:老舍散文 深情厚谊 济南情结 
史铁生谈自己的名字
《书屋》2023年第11期96-96,共1页邵建新 
一生和病魔不懈抗争的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是中国当代最有思想深度、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韩少功语)他曾获得过全国优秀短...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 华语文学 韩少功 史铁生 杰出成就奖 文学刊物 思想深度 老舍散文 
比较阅读法在老舍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0期55-57,共3页毕金娟 
比较阅读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其阅读能力。老舍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教学中可选择《济南的冬天》《我的母亲》《猫》这三篇经典散文,分别从写景、写人、写小动物...
关键词:比较阅读法 老舍散文 求同比异 
我看《就爱这人间烟火:老舍散文精选》
《博览群书》2022年第11期65-68,共4页刘金祥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这几年,逐渐养成一种特殊的习惯,即每当阅读完一本学术专著或一部长篇小说后,就会不自觉地从书架上拣选一本著名作家的散文集进行浏览和赏读,这或许是一种缓解与放松脑力的方式,或许是一种调剂和排遣时间的路径。著...
关键词:以小见大 学术专著 随类赋彩 语言凝练 一本 老舍散文 
周大新: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成熟度的标尺
《文化月刊》2021年第4期20-25,共6页宋汉晓 
周大新,1952年2月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发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等10部12卷,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等33部,短篇小说《汉家女》等70余篇,另有散文、剧本共800余万字。其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周大新 民族心灵 《向上的台阶》 冯牧文学奖 老舍散文 汉家女 成熟度 
从三篇译文反观老舍散文的语言与风格特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33-34,共2页杨淑君 
Living in Peking(《住在北京》)、Freedom and the Writer(《自由和作家》)和A Writer Speaks of Writing(《作家谈写作》)是老舍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三篇散文的译文,这三篇散文都是翻译家胡允桓从英文原文直接翻译而来的。通过将它...
关键词:老舍 散文译文 语言 风格 
自然写作大家谈
《草原》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出生于内蒙古。作家。中国作协社联部原副主任。出版《圣山下》《朝向流水》《塞上》《舞蹈的皱褶》《冻土的家园》等数十种散文集,获冰心散文奖、在场散文奖、三毛散文奖、《人民文学》年度奖、老舍散文奖、在场新锐散文奖、《散文选...
关键词:中国作协 自然写作 《人民文学》 三毛散文 冰心散文 丰子恺散文 老舍散文 在场 
老舍散文的生命意识探索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4期18-19,共2页潘姣 
老舍先生是一位生命意识异常强烈的作家,他强调“只有看生命、解释生命、领悟生命,你的作品才可以有生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生命意识力透纸背,生命力异常强大。基于此,从生命意识研究视角入手,对老舍先生散文作...
关键词:老舍先生 散文作品 生存意识 死亡意识 生命意识 安全意识 老舍散文 生命力 
老舍散文“新旧文化兼糅”成因及其教育价值分析
《文学教育》2020年第4期36-40,共5页苗家豪 
老舍的散文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选取了老舍的散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目,分析其中兼糅的“新旧文化”因素,挖掘其呈现“新旧文化兼糅”状态的原因。结合基础教育中老舍的散文在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将老舍的散文置于其中,...
关键词:散文 “新旧文化兼糅” 成因分析 “语文核心素养” 教育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