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安

作品数:39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严锡禹张硕孙立峰陶飞亚吴梓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金陵协和神学院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复印报刊资料(美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学”译名再考:花之安与西方美学概念在华早期传播
《文艺研究》2024年第10期5-16,共12页黄兴涛 
笔者之前的文章认为花之安在1875年《教化议》初版时创用“美学”一词,系有失校验之判,诚属有误。十余年来,随着海外刊本的发现,已有学者多次指出。但进而否定花之安乃中文世界“美学”一词和概念的创用者,亦是错误之论。熟悉西方美学...
关键词:花之安 美学概念 早期传播 审美论 美学学科 西方美学 标点问题 中文世界 
晚清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的宗教经济观简述
《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4期15-20,共6页周世愚 
花之安是晚清时期来华的德国传教士,他将经济实践视为宗教文化传统的映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宗教经济观。他强调,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的“节用”思想有利于国家富强,而“厚古薄今”“重农抑商”的传统则不利于此。晚清政府在“节用”不足...
关键词:花之安 宗教经济观 自西徂东 
花之安中国女性书写中的“知识侨易”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1期106-127,共22页张斐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以我校德语新专业特色化建设为例”(项目编号:jg20220226)的阶段性成果
一、“知识侨易”的现实前提:花之安的侨易历程伴随着19世纪基督教海外传教和殖民国家海外扩张的进程,中德之间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变易”快速走出18世纪的相对低潮,以多样的形式和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直到进入一个加速运动的阶段。从...
关键词:花之安 传教士 海外扩张 变易 基督教 女性书写 无迹可寻 德意志 
“美学”译名考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79-80,共2页李庆本 
黄兴涛认为在中国率先创用“美学”一词的是花之安。1875年,花之安复著《教化议》一书。书中认为:“救时之用者,在于六端,一、经学,二、文字,三、格物,四、历算,五、地舆,六、丹青音乐。”在“丹青音乐”四字之后,他特以括弧作注写道:...
关键词:花之安 历算 格物 
“美学”译名考
《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3年第2期37-46,共10页李庆本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美学领域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研究”(项目编号19BA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学”一词的汉语译名是近代中国美学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最早创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经考证,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美学”一词并没有出现在1875年版的《教化议》一书中;在1897年版的《泰西学...
关键词:美学 跨文化 王国维 花之安 罗存德 
“美学”译名考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92-94,共3页李庆本 
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最早确立近代中国美学学科地位的是王国维。聂振斌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即“把中国近代美学的正式开端规定在20世纪初年的王国维那里”。但自黄兴涛的《“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一文发...
关键词:聂振斌 花之安 王国维 西方美学 美学学科 近代美学 20世纪初年 
花之安德语著述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国际汉学》2022年第4期142-148,193,203,共9页胡凯 张斐 
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凭借丰富的中国研究著述跻身于19世纪来华汉学家之列,但他面向西方公众的德语著述却与其颇受赞誉的中文著述有显著差别。本文从东方主义批判的视角出发,聚焦花之安德语著述中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描述与评价...
关键词:花之安 德语中国叙事 中国形象 东方主义 殖民话语 
“美学”译名考被引量:13
《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5-13,共9页李庆本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美学领域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研究”(项目编号19BA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学”一词的汉语译名是近代中国美学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最早创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经考证,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美学”一词并没有出现在1875年版的《教化议》一书中;在1897年版的《泰西学...
关键词:美学 跨文化 王国维 花之安 罗存德 
从《自西徂东》看花之安笔下的中国形象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24期17-18,共2页姜雨辰 曹杉 
《自西徂东》是德国新教传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影响最大的汉语著作,书中通过对比中西方文明,描绘了晚清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与西方的差距,其中塑造的晚清中国形象图谱可以总结为:吏治腐败、君主专制的政治形象,日就贫弱、贫富...
关键词:花之安 《自西徂东》 晚清中国形象 
严锡禹:花之安及其《马可讲义》(四)
《天风》2020年第8期22-22,共1页严锡禹 
花之安在《马可讲义》中,不仅比较了儒学与基督教,也比较了释道墨诸家。对于释道二家的出世思想,花之安站在基督教的立场指出,耶稣并未要求人出世,只要求人不溺世。"耶稣道虽教人不可溺世,但不同释氏以事皆归虚无也。人事世物,其本亦善...
关键词:花之安 释道 基督教 耶稣 马可 出世思想 讲义 虚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