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族群

作品数:67被引量:14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汪鲸庄国土李明欢岳蓉郑一省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空视域下缅甸华人族群的文化记忆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4期145-153,共9页谢静 戴永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孟加拉湾地区局势对我‘东数西算’工程的安全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2ZDA181);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三期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团队领军学者创新团队项目“国际传播视角下环孟加拉湾地区的安全塑造与合作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生活在缅甸的华人以省籍进行区分,主要分为福建籍华人、广东籍华人、云南籍华人与新移民等。华人族群建构的寺庙信仰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将对祖籍国的记忆空间化,并且赋予空间中民间信仰以文化传播符号的意义。缅甸华人寺庙除了具...
关键词:缅甸华人 文化记忆 时间 空间 文化身份 
慢船去中国——评季进《文学的摆渡》
《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2期270-275,共6页余夏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形态和跨文化政治研究”(项目编号:18B1W1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20&ZD287)的阶段性成果。
“开往中国的慢船”(on a slow boat to China)本是英文里的一句俗语,意谓漫长的旅程。几个世纪以来,华人族群离散海外,用漫长的讲述不断重塑自身。学界常以“跨国主义”对此现象加以描述,以便指出其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存在形态(here ...
关键词:跨国主义 华裔学者 亦此亦彼 存在形态 华人族群 典型表现 非此非彼 
族群边界、族界符号与族群认同——海外华人族群边界意识探析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4年第2期24-37,共14页刘燕玲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号:19BMZ107)之阶段性成果。
论文参考巴斯的族界理论、拉蒙特的边界分类和维莫的实证研究,通过田野考察和半结构化访谈,从社会边界和象征边界两个层面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当代海外华人存在怎样的族群边界意识;二是何为其象征边界符号;三是其可能的族界意识体现怎样...
关键词:族界理论 族群边界 族界符号 族群认同 华人族群 
马来亚华人族群对华民护卫司署的因应探析(1877-1934)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4年第2期73-85,共13页朱华进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0132);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2SKQD29);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一流学科”资助项目之成果。
论文梳理了马来亚华民护卫司署的设立过程与主要职能,分析探讨了马来亚各阶层华人对设置华民护卫司署的不同态度。19世纪60年代起,英国对马来亚的殖民统治从间接治理转向直接治理,华人族群作为移入型群体却在诸多地方占据较大比例乃至...
关键词:马来亚 殖民统治 华民护卫司署 华人族群 英国 
东南亚华语戏剧与粤籍华人族群认同建构——以新加坡粤剧为例
《八桂侨刊》2023年第4期13-19,94,共8页保德蓉 
东南亚华语戏剧以闽粤两省的地方戏曲为主,与当地华人的籍贯构成呼应。新加坡是粤剧在东南亚传播的中心,从粤剧在新加坡的发展演变历程,可看出粤籍华人的族群认同建构过程。受新加坡多元族群文化的影响,该地粤剧演出活动逐渐呈现跨地缘...
关键词:东南亚 华语戏剧 粤籍华人 新加坡粤剧 族群认同 
一次写作的回归
《全国新书目》2023年第5期64-67,共4页殷健灵 
本书以当下和百年前两条时间线为经纬,通过书写移民新西兰的几个中国女孩的传奇人生和心灵波澜,深层次表现了异域华人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折射出新西兰华人150年的历史,深入探析追寻家国之根和自我之根的人生命题。2017年秋天,我...
关键词:传奇人生 新西兰奥克兰 文化认同 写作中心 华人群体 深入探析 华人族群 身份认同 
印尼华人的文化认同与本土融入——基于华文文学视角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46-52,共7页马峰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南亚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与国际化人才培养”(2021130019)。
印尼华文文学在东南亚地区具有文化标本意义,文章以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学的内部与外部研究,专注于分析文本所表现出的身份与文化的认同问题。印尼文化政策的更迭极大地钳制着华人族群的文化认同姿态,这也成为华文文学不断拆解、建...
关键词:印尼 华文文学 华人族群 文化认同 本土融入 
论越南华人族群的妈祖信仰及其功能被引量:1
《妈祖文化研究》2021年第3期10-17,共8页(越南)段玉钟 阮垂庄 
指出妈祖信仰业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信仰文化现象,从跨国主义、族群认同的角度,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越南妈祖信仰传播状况和妈祖信仰文化对于越南华人族群的功能作用,从而加深对海外妈祖信仰传播的了解。
关键词:妈祖信仰 越南华人 跨国主义 族群 
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宗教议题——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为参照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7-24,共8页马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WKPY1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2019M663342)。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都推行多元的宗教政策,然而各国的宗教氛围却有较大差异,这对作家的宗教书写不无影响。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孙爱玲与印尼华文女作家袁霓都有涉及宗教关怀的小说,她们以宗教为核心议题,探讨华族的精神...
关键词:东南亚 女作家 华人族群 宗教议题 
新时代中国一印尼相处之道
《世界知识》2020年第22期72-72,共1页张蕴岭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两国关系可以追溯到很远。据记载,早在中国的汉、唐时代双方就有了较多的交往。但自17世纪初印尼被荷兰占领、先后成为多个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后,与中国的官方关系就疏远了。不过,规模很大且在当地拥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两国关系 相处之道 华人族群 印度尼西亚 印尼 殖民地 影响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