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往复

作品数:118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洪胜曾明谢政满陈淑玲韩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命中注定”比爰情更永恒
《南国红豆》2024年第5期58-61,共4页钟哲平  
《牡丹亭》千古绝唱,令人流连嗟叹,年年岁岁,回环往复。甲辰之春在广州大剧院看了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9由罗晨雪、胡维露主演,有点惊喜。55本幻世情真,9小时长歌跌宕,全本《牡丹亭》的体量,可堪暗暗搓揉、细细咀嚼。
关键词:《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全本 回环往复 命中注定 千古绝唱 
我呢,我在草地上追蝴蝶 谈戴望舒的《我思想》
《上海文化》2024年第5期75-79,共5页张生 
说到戴望舒(1905-1950)的诗,很多人都喜欢让他一曲成名的《雨巷》,那回环往复的诗句,犹如悠长的水乡古镇的小巷盘桓曲折,也如江南的细雨一般如泣如诉,更如像丁香似的姑娘的哀怨一样挥之不去。但是,我喜欢的却是他的一首不引入注目的小...
关键词:戴望舒 欲说还休 《雨巷》 水乡古镇 回环往复 哀怨 
论清真词之“回环往复”
《新传奇》2023年第23期19-21,共3页刘慧敏 
周邦彦,号清真居士,旧时词论尊他为“词家之冠”。其所作周词又称“清真词”,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奉为“正宗”。周邦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其叙写方式,变直叙为曲叙,将顺叙、倒叙、插叙错综结合,有意识地穿插时间场景,在时空结构...
关键词:周邦彦 清真词 勾勒 回环往复 
“三叠字”诗词,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2年第7期134-135,共2页佚名 
叠字,亦称重言词。叠字诗词,运用巧妙就会有回环往复的效果,使情感表达更加充沛。叠字在古诗词中很常见,两字相叠叫“单叠”,四字相叠叫“双叠”。三叠字就比较少见了。
关键词:古诗词 叠字 三叠 独特魅力 回环往复 重言词 情感表达 
美文如曲,意韵回环——《春》文本赏读
《读写月报》2021年第29期17-18,共2页李丹浈 
人们常常说,好的散文是极富诗意的,说的是散文如诗。其实,经典的散文也是如歌如曲的,有着内在起伏跌宕的节奏与韵律。《春》正是朱自清先生谱写的一曲无韵的歌谣,意韵回环往复,美妙无尽。
关键词:《春》 节奏与韵律 朱自清先生 起伏跌宕 美文 回环往复 歌谣 意韵 
古诗“回文”妙趣多
《养生保健指南》2021年第8期73-73,共1页王东梅 
"回文"大致可分为"回文句"和"回文诗"两类,词汇相同而词序相反,或者可顺读、倒读,成为回环往复的形式。一般而言,纯粹为"回文"而"回文",总是勉强,不过,有些"回文"巧夺天工,令人津津乐道,值得一再回味。
关键词:回文诗 回环往复 古诗 回文句 巧夺天工 
评点 饮食男女中的黄河魂——邵丽中篇小说《黄河故事》略论
《莽原》2021年第2期177-179,共3页吕东亮 
邵丽的中篇小说《黄河故事》,写的是黄河岸边的饮食男女,是一个平凡家庭之于黄河的归去来的故事。纷至沓来的情节以及丰富饱满的情感,都极其耐人寻味,让人不禁感慨黄河的博大和深邃。《黄河故事》与邵丽之前的几篇小说《天台上的父亲》...
关键词:命运遭际 女性情感 邵丽 黄河岸边 书写自我 饮食男女 众生相 回环往复 
九首回文诗,汉字真是太神奇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1年第1期136-136,共1页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蛊然的美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菩萨蛮·夏闺怨》【宋】苏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
关键词:九首 回文诗 菩萨蛮 闺怨 回环往复 意兴 回环诗 
诗歌的侧重点
《散文诗世界》2020年第12期119-120,共2页王智勇 
现在很多诗是适合看的,不适合念的,你得费尽心力去理解断裂的词与词的意思,建立飞跃的行与行、段与段之间的语义连接,如果不是夜深人静、无人打扰,很难有这份脑力和专注度去深入地理解诗歌内涵。人们常说诗歌诗歌,一半是诗一半是歌。我...
关键词:戴望舒 绘画美 徐志摩 诗歌内涵 现代诗 音尺 回环往复 专注度 
诗词中的天文学——扪参历并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20年第11期38-41,共4页宋媛媛 
诗词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中李白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险峻的山川,并流露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诗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一句,如果不了解其中缘由,便会感觉非常难懂。
关键词:一唱三叹 扪参历井 蜀道 难于上青天 诗词 回环往复 天文学 李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