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制

作品数:202被引量:3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左洪涛陈筱芳李忠芝蔡锋刘肃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故事到现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的大歹苗寨——以建寨故事与婚姻故事为案例
《凯里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15,共7页罗康智 曾凡燕 舒倩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山地族群的文化逻辑与山地社会治理”(2022JD009)。
作为学者要想了解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村落的历史,倾听当地的故事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不仅能让主客双方在愉悦的氛围中,与逝去的历史进行对话,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的叙述,又能在非常轻松的心境中进入到这个村落里面。在这种参与中,利...
关键词:文化事实 村落内婚制 交往交流交融 大歹苗寨 
“[口厌]哒兄弟共妻婚制”考被引量:1
《西域研究》2022年第4期128-136,共9页郭云艳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希腊通史(从爱琴文明至今)”(项目编号:19VJX061)的阶段性成果
据阿富汗地区新现的巴克特里亚语以及阿拉伯语文书,可知因中文史书记载而形成的“[口厌]哒兄弟共妻制”概念有误,[口厌]哒只是5~6世纪在该地的外来统治者,兄弟共妻制是巴克特里亚地区的本地婚俗,在4世纪已臻成熟、一直延续到8世纪中晚...
关键词:婚俗 一妻多夫制 兄弟共妻制 [口厌]哒 巴克特里亚 
清朝满蒙联姻之指婚制入关后发展变化及“备指额驸”问题被引量: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2年第4期67-81,214,共16页杜家骥 
皇帝指婚制之满蒙联姻,在入关后出现多方面变化。康熙中期以后,实行将蒙古王公子弟教养内廷以备指为额驸并委以重任的做法,兼随时实行有针对性的指嫁公主、格格等多种指婚形式。由于皇家女不愿远嫁蒙古,乾隆二年后规定在联姻意义较大且...
关键词:指婚制 备指额驸 满蒙联姻 
论堕民的内婚制及其向外婚制的蜕变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36-42,共7页谢一彪 
堕民的婚姻尚无专文予以论述。以往著述涉及堕民婚姻时,仅以良贱不婚、堕民自相配偶的内婚制概述。本文从《大明律》和《大清律例》寻找良贱禁止联姻的法律根据,以具体的案例探讨堕民自相配偶的内婚制乃天经地义,平民与堕民联姻实行外...
关键词:堕民 内婚制 外婚制 
包衣女子配婚制的瓦解与满洲领主制的衰亡——以内务府“三藩汉女”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清史研究》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刘小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锡伯语(满语)基础语料库建设与研究”(编号:15ZDB110)的成果
"三藩汉人"是清内务府包衣之一种。康熙帝平定三藩,将"罪藩"处死,家产籍没,其眷属、子弟、亲信、家人编入内务府,称"三藩汉人"。在这些人中间,女性约占半数。文章利用内务府满文档案,就三藩汉人女子的配婚现象作一初步考察。她们身份复...
关键词:三藩 内务府 妇女 婚姻 
金朝驸马都尉考论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4期118-127,282,共11页程妮娜 彭赞超 
金代女真皇族宗室实行世婚制,驸马都尉仅在女真世婚家族的尚主男子中选授,驸马都尉作为世婚家族与皇室关系的晴雨表,体现了世婚各家族在金朝不同时期与皇室关系的疏密程度。驸马都尉凭借帝婿的显贵身份,在出职入仕、官职升迁、封授女真...
关键词:金朝 驸马都尉 世婚制 家族 皇室 
中国五帝时代是母系婚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99-110,共12页付希亮 
婚姻制度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对于五帝史来说,婚姻制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紧密联系着家庭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关于五帝时代的婚姻制度,前人有父系说、母系说两种观点。经考察,五帝时代中国婚姻制度总体上...
关键词:五帝时代 婚姻制度 母系 父系 对偶婚 
戒楚节:不丹的神秘狂欢
《看世界》2020年第3期72-75,共4页尤丹娜 
不丹第一次曝光在中国民众视野,源自爱情长跑多年的刘嘉玲和梁朝伟2008年在这里举办的婚礼。两位新人身着不丹民族服饰,言笑晏晏,背后是秀丽的异域山川。不丹第二次曝光在中国民众视野,来自网络上“最帅国王”的热搜。这位面容英俊的国...
关键词:刘嘉玲 婚制 民族服饰 梁朝伟 情真意切 一夫一妻制 不丹 国王 
周代婚仪文化与《诗经》贺婚诗
《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241-241,共1页解文君 
《诗经》保留了不少有关家、国、天下的仪式性诗歌,其中具有贺婚功能的诗歌主要保存在“国风”部分。贺婚诗是周代婚仪文化的生动反映,是人们在婚礼过程中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贺婚诗表现了周人遵礼守礼的思想。
关键词:贺婚诗 周代婚制 婚仪文化 
《诗经》贺婚诗中体现的婚姻观念
《戏剧之家》2018年第25期236-236,共1页解文君 
《诗经》保留了不少有关家、国、天下的仪式性诗歌,其中具有贺婚功能的诗歌主要保存在"国风"部分。贺婚诗是周代婚仪文化的生动反映,是人们在婚礼过程中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通过相关意象阐释贺婚诗体现的婚姻观念。
关键词:贺婚诗 婚仪文化 贺婚意象 周代婚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