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

作品数:69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玢刘丽霞荣光启王文胜季小兵更多>>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河南大学济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传教士汉译小说《红侏儒传》看基督教文学在中国的本色化被引量:1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0年第1期-,共13页鲍晓婉 
基督教文学在中国的本色化,即传教士以中国话本小说之形,叙写基督教思想文化之实,借助东方通俗文学的影响力,灵活主动地传播西方宗教思想的过程。2000年12月,美国汉学家韩南(Patrick Hanan)在《哈佛亚洲研究》上发表《中国19世纪的传教...
关键词:本色化 基督教文学 翻译 改写 操纵 
折射圣经:晚清和民国的“基督教文学”被引量:1
《圣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62-108,共47页司马懿 
直到最近20年,20世纪初期的一系列'基督教文学'才被中国学者毫不怀疑地重新肯定。然而,晚清和民国基督教文学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研究,尽管晚清和五四世俗文学的关系已经被重新思考过。晚清留下了丰富的宣教和奉教文本,它们通常由传教士...
关键词:晚清基督教文学 五四基督教文学 重写经典 
1940年代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延续与发展——以《基督教丛刊》为例
《基督教学术》2019年第2期277-295,331,共20页刘丽霞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中国宗教文学史”(15ZDB069)子课题“现代基督教文学史”资助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文学经历了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发展,无论在新教还是天主教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实绩。1940年代,虽然有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但基督教文学依然在艰难中持续发展。本文以《基督教丛刊》为依据,详细考察其刊载的基督教...
关键词:1940年代 基督教文学 《基督教丛刊》 
编后记
《圣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335-337,共3页
本辑的首要栏目是'中国语境中的圣经阅读',从中可见本刊编者彰显中国特色圣经文学研究的迫切祈愿。众所周知,最早的完整版汉语圣经是1823年印刷出版于马六甲英华书院的'马礼逊-米怜译本',其译事被称为'人类胆敢做过的事中最为艰巨的一件...
关键词:马礼逊 基督教文学 中国语境 编后记 
作为“新文学”试水者的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被引量:2
《国际汉学》2019年第3期83-92,205,共11页狄霞晨 
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积极倡导一种'新文学'形式。他们通过举行征文竞赛、创作和翻译传教士小说等方式来创造'新文学'。传教士所提倡的'新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具有相似之处,为五四新文学提供了一定的文学及思想资源。他们所传播...
关键词:新教传教士 新文学 基督教文学 传教士小说 征文竞赛 
论当代中国的基督教诗歌
《江汉论坛》2019年第7期92-96,共5页荣光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的基督徒文学研究”(14BZW145)
当代中国的基督教文学已相当繁盛。有人将这一类文学称为“灵性文学”,旨在强调人里面的神圣部分。基督徒诗歌与非基督徒诗歌一样,应追求美学上的公共性。以“文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写作是许多基督徒诗人的自觉追求。不过,对于基督...
关键词:基督教文学 灵性文学 文学的标准 基督徒诗歌 宗教诗歌 
远藤周作《侍》的主人公形象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96-97,99,共3页朱磊磊 
众所周知,远藤周作是日本著名的战后派作家,同时他也是一名天主教徒。他的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基督教和日本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一神信仰的基督教能否在泛神信仰的日本扎根的问题。本文将要探讨的小说《武士》的主题也是围绕基督教信仰,...
关键词:远藤周作 日本文学 基督教文学 
明清之际圣人传记的译述
《国际汉学》2019年第1期95-101,204,共8页贾海燕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译写了《天主圣教圣人行实》《圣若撒法始末》《德行谱》《济美篇》等多部圣人传。《沙漠圣父传》(Vitae Patrum)和《圣人华萃》(Flos Sanctorum)这类欧洲广为流传的圣人传借传教士之手而"东渐",成为天主教文学东...
关键词:明清之际 传教士 圣人传 天主教文学 中国基督教文学 
基督教文学在中国近代时新小说中的转生——以李景山的《道德除害传》(1895)为例
《圣经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247-274,共28页姬艳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国汉学家戴遂良与晚清民俗文化的西传”(编号2017CWX02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的审美范式研究”(编号17YJA751014)的阶段性成果
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在《申报》《教务杂志》《万国公报》等刊物上发起“求著时新小说”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逾1 50位应征者的1 62篇手稿。其中,李景山的《道德除害传》在创作形式上融会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创作体例,采取了...
关键词:基督教文学 时新小说 李景山 《道德除害传》 
北村“神性写作”的文化意义——以《安慰书》《施洗的河》为中心的解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68-76,共9页翟崇光 
北村的"神性写作"作为一个当代"精神事件"曾获得广泛关注,其"神性写作"系列文本于新时期的"浮现",具有在当代"合法"言说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开端性意义。中国基督教文学具有文化本土性质,对其的评论存在着"错读"、"误读"与"漏读"现象,在讨...
关键词:北村 神性写作 中国基督教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