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采茶

作品数:58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学和朱树林李尚庆陈建能宛晓春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福建省农业厅安徽省国营周王茶场更多>>
相关期刊:《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茶叶》《福建农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茶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叶生产机械化破解用工难题 告别“人海战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4年第9期71-71,共1页
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茶园因没有足够的采茶工,只能看着“黄金叶”在枝头变老。 据测算,机械采茶效率比手工采茶高8—10倍.成本可降低50%~70%。机械化采茶正在取代过去的“人海战术”,特别是使用机械采摘大宗茶,既改...
关键词:生产机械化 茶叶加工 战术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成本 破解 机械采茶 机械采摘 
五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1.茶叶采摘 生产茶园继续采摘,机械采茶注意按操作规程进行。
关键词:茶事 茶叶采摘 操作规程 机械采茶 茶园 
茶树修剪技术被引量:1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8年第8期19-19,共1页周南明 廖强辉 肖美琼 
茶树修剪是茶园主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目的是使茶树保持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适于机械采茶和提高采茶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修剪技术 茶树 机械采茶 管理工作 茶叶产量 工作效率 茶园 采摘 
山地茶园推广机械化采茶的实践及成效被引量:1
《中国茶叶》2008年第8期33-33,共1页周理飞 
福建省建瓯市是全国乌龙茶重点产区,山地茶园种植面积大,传统的茶叶人工手采模式已制约了当地的茶叶生产,造成鲜叶粗老、制茶难和茶叶品质下降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难题,建瓯市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展了山地茶园机械化采茶的试点探索...
关键词:机械化采茶 山地茶园 持续健康发展 茶叶生产 种植面积 茶叶品质 示范效应 机械采茶 
推广机械采茶 促进茶叶生产发展被引量:2
《中国茶叶》1997年第4期10-11,共2页胡民强 
关键词:茶树 机械采茶 产量 质量 
略论我省实现茶叶机采的对策
《茶叶机械杂志》1996年第3期11-12,共2页郑乃福 
略论我省实现茶叶机采的对策郑乃福(河南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450003)河南省茶区分布在北纬30°~36°之间,属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过渡带,是我国优质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出产的茶叶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名闻遐迩。近年来...
关键词:茶叶 收获 机械采茶 对策 
机械采茶的制约因素与实践
《茶叶机械杂志》1996年第2期12-13,共2页苏洪生 
从茶园的适采性、经营规模、机手素质等方面阐述了推广机械化采茶的制约因素。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提出了推广机采的途径。
关键词:机械采茶 制约因素 采茶 茶叶 
提高机采茶叶质量及产量的途径被引量:7
《茶叶通讯》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方华春 
提高机采茶叶质量及产量的途径方华春(广东省茶叶研究所·英德·513042)1990年1月由农业部农业司牵头和组织,成立了由6省1市参加的全国机械化采茶协作组,在我国掀起了大规模的机采试验与推广热潮,机采工作从此跃上一...
关键词:茶树 机械采茶 茶叶质量 茶叶产量 
机采鲜叶初制加工技术要点
《中国茶叶加工》1995年第3期14-15,共2页徐四清 
机械采茶具有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优点,已作为一项新的茶叶生产技术在我国的许多茶场推广使用,适应机采的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也日臻完善。 据全国六省一市机械化采茶协作组统计,1993年,协作组成员单位的机采面积就已达14.6万...
关键词:机械采茶 鲜茶叶 初加工 工艺 
机采鲜叶绿茶加工技术的研究
《茶叶通讯》1993年第3期20-22,共3页明平生 
机械采茶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手工采茶质量下降,采摘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少科研、生产单位在机采茶园栽培管理等方面研究甚多,而在机采鲜叶加工和适应机采鲜叶加工机械等方面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与机采鲜叶相适应的...
关键词:茶叶加工 绿茶 工艺 机械采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