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物

作品数:220被引量:14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边疆晖吴雁曹伊凡古德祥张学武更多>>
相关机构:梅里亚有限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美国公司中国科学院梅里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迹的寄生物:艺术赝品和真迹的审美价值比较研究
《美术文献》2024年第12期26-28,共3页刘骁彤 徐进波 张文熠 卓识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古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交流研究——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项目编号:23D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艺术赝品是以欺骗性为目的,复制或模仿真迹的外观、风格和特征的作品。赝品寄生于真迹而存在,它们虽然和真迹具有相同的审美特征,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从本质上看,赝品与真迹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文章旨在从赝品的定义、审美...
关键词:真迹 艺术赝品 审美价值 
植物为什么会长出奇怪的瘿瘤?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13期62-64,共3页张金平 
瘿是“肿”的意思,在中医里指颈瘤(一种环颈绕脖的颈前部疾病),就是脖子上的囊状瘤子,俗称“大脖子”。人类瘿瘤是生在皮肤、肌肉、筋骨等处的肿块,而植物瘿瘤乃常说的瘤疤。人体瘿瘤与寄生物代谢物质引起寄主细胞的异常生长有关。
关键词:颈前部 代谢物质 颈瘤 寄主细胞 瘿瘤 寄生物 筋骨 囊状 
技术寄生物:数字生存的技术悖逆——兼与陈积银、孙月琴商榷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5期77-83,178,共8页王晓虹 邓建国 
部校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实验中心项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科研创新项目。
数字技术渗入整个社会系统重构了各级场域,数字化生存构成人类主要实践方式。陈积银、孙月琴撰文指出数字技术带来现实与虚拟的深度交融,通过“数据喂养”实现对人类的数据监控,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数字化生存及数字技术对人类行为、生产...
关键词:数字生存 技术悖逆 技术寄生物 它异关系 
你最珍贵
《北方人》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刘小念 
2019年6月,爸妈突然从老家来北京看我。原本说好待一周,四处逛逛。但最终也只是去了长城和我单位一趟,便匆匆回去了。老妈不放心她的那些蚌们。是的,我爸妈是养珍珠的个体户。我就是那个传说中,家里有蚌的人。我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是养...
关键词:定期清洗 蚌贝 小作坊 寄生物 外套膜 珍珠 爷爷 个体户 
食物蛋白质含量对高原鼠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兽类学报》2023年第3期293-303,共11页张璐 吴学琴 陈慧青 董昕 尚国珍 吴雁 边疆晖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ZJ-945Q);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397);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XDA2005010406);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专项(LHZX-2020-01,LHZX-2021-05)。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不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也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种群数量随着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而急剧增加。我们近期的研究发现,随着高寒草地退化,高原鼠兔的免疫力明显增强,推测可能...
关键词:食物粗蛋白质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免疫能力 应激 寄生物感染 
一棵桑树,6种良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3年第3期47-47,共1页禤影妍 
华夏文明以农桑立国,作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树”,桑树承担了人们“衣食住行医”的多种需求,它不但孕育了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自身还是一个天然“小药库”,从果实到树叶、树枝、树皮、寄生物等,一身兼具多种药效不同的常用良药。
关键词:药库 华夏文明 丝绸之路 寄生物 衣食住行 桑树 炎黄子孙 良药 
园林绿化中树木创伤处理与愈合研究被引量:1
《新农业》2023年第1期54-55,共2页董茂菲 
在城市绿化施工建设中,挖掘、起吊、装车、运输、栽植、支撑等任一环节施工不当,都会对园林树木产生损伤,造成创伤口。无论哪种原因所致的创伤口,如不及时处理,促进愈合,均易导致病原真菌、细菌和其他寄生物、害虫入侵,特别是为蛀干害...
关键词:绿化施工 保护性反应 园林绿化 园林树木 施工不当 蛀干害虫 病原真菌 寄生物 
什么?大脑被操控了
《知识窗(原创智慧书)》2022年第12期39-39,共1页简爱 
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由于智慧的领先,人类一直充当着“老大”的角色。然而,有一群看似弱小、不起眼的生物,一直在隐秘的角落控制着物理层面上碾压自己的各种生物,它们就是寄生物。
关键词:物理层面 寄生物 操控 
草地退化影响高原鼠兔血清总IgG水平、肠道寄生物感染及肝脏和肾脏指数被引量:2
《兽类学报》2022年第5期531-539,共9页吴学琴 陈慧青 张璐 尚国珍 吴雁 边疆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397);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ZJ-945Q);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XDA2005010406);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1,LHZX-2021-05)。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其种群数量随着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地退化而暴发式增长。阐明此过程中高原鼠兔天然免疫能力及肝脏和肾脏器官指数的变化,对深入揭示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引起的高原鼠...
关键词:高原鼠兔 草地退化 食物蛋白 天然免疫 肠道寄生物 种群暴发 
植物抗病性琐议
《农药市场信息》2021年第18期66-68,共3页张金平 
许多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都可以寄生在植物体内,对寄主产生为害,这就叫病害。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物,若寄生物为菌类则称为病原菌,被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病原物的致病机理病原物致病通过某种媒介来分解组织为自身...
关键词:植物病害 植物抗病性 病原物 致病机理 寄生物 寄主 微生物 病原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