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实性

作品数:85被引量:67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詹宏伟高立群耿立波杨亦鸣徐通锵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语言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式交替研究的前沿动态与未来展望
《现代外语》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左姗 杜静 李福印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动补结构的宏事件历时语言类型学研究”(21BYY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基于汉语状态变化构式的语言演变模型研究”(E3ET1701X2)的阶段性成果。
构式交替是语言学国际前沿研究话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近二十年的相关文献,考察了构式交替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已有研究以词汇语义学和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探究影响构式交替的内外因素,尤其关...
关键词:构式交替 构式语法 跨语言视角 心理现实性 
交替现象实证研究现状与展望
《语料库语言学》2024年第1期38-48,147,共12页王梦岚 江桂英 
交替现象实证研究体现了“语言学+”模式的新型研究进路。语言研究与统计知识融合、量化分析与认知探索并驱,推动了交替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交替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话题和研究方法,总结得出交替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制约因...
关键词:交替 制约因素 统计建模 心理现实性 
汉语夸张句非字面义认知加工研究
《外语研究》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崔慈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隐喻学视域中多语种通用辞格认知研究”(编号:21BYY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采用心理语言学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探讨间接认知模型在汉语夸张句非字面义加工过程中的心理现实性,考察核心词汇概念由不同通达路径(直接和间接通达)而获得的直接和间接认知模型之于三种不同句子条件(夸张句、直义句和无关句)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夸张句 非字面义 间接认知模型 心理现实性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语块观——从语块概念的理解困境谈起被引量:1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26-37,共12页张妍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语块教学理论与资源研究”(项目批准号HB23YY017)支持。
近年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越来越重视语块教学,但是我们对语块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似乎还比较模糊,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语言语块教学效率。秉持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目标,本文在探析主流语块概念理解困境的基础上,尝试从内部认知视角...
关键词:语块 心理现实性 第二语言教学 加工单位 规约化表达 组块 
国内程式语加工研究评述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1年第5期246-247,252,共3页张迪雯 
程式语是成功二语学习的关键。近年来,心理学视角下的程式语加工研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关于程式语加工的研究动态进行系统归纳与整理,以揭示国内近年来程式语加工研究的热点问题及进展,为今后的相...
关键词:程式语 二语加工 心理表征 心理现实性 
格赖斯的量准则在二语加工中的心理现实性被引量:1
《现代外语》2018年第5期686-697,共12页马拯 吴诗玉 张宇英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英汉语学习者动词习得中语义重构及其路径的跨语言研究"(2015EYY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二语阅读‘熔断假说’的语言及认知神经机制研究"(18CYY023)的阶段性成果
格赖斯的量准则提出,语言使用者在会话中必须做到"信息量最优",信息不足和信息过量都会造成理解困难。然而,在第二语言加工中,量准则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移动窗口技术,连续开展两个实验,检测量准则的违背(即信...
关键词:格赖斯的量准则 二语加工 心理现实性 
形式语义学和实验方法被引量:2
《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2期234-245,共12页沈园 
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对形式语义学研究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指出语义实验特别值得关注的探索方向和领域。在阐述形式语义学理论关注重点、形式语义学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指出形式语义学研究对实验方法的依赖以及实验为语义理论研究提供启示的可...
关键词:语义/语用分界 隐性语义 主观单调性 语义表征 心理现实性 
时空隐喻的心理现实性:手势和手语的视角被引量:7
《心理科学》2016年第5期1080-1085,共6页李恒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973计划课题(2014CB340502)的资助
早期有关时空隐喻表征心理现实性的研究因囿于有声语言而饱受批评,近年来兴起的手势和手语研究为该问题的证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一方面,手势在三个空间维度上均可形成时空隐喻,有力地回应了反对派对概念隐喻理论在语言和概念层面...
关键词:时间隐喻 空间表征 手势 手语 文化图式 
基于ERP实验的二语句子阅读能力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被引量:4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期23-29,94-95,共7页耿立波 杨亦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课题(2014CB3405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度基金项目(2011SJB740018);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2010bs0007)的支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2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196)的支持
文章通过ERP技术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句子阅读能力的心理现实性问题,通过实验以及对P2、N400、LPC等成分的讨论可以看出,在阅读时,L2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表现在单词识别上,识别程度低于L1单词;在阅读理解上,相比较于L1句子的理解,L2学习者...
关键词:阅读能力 P2 N400 LPC 心理现实性 
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被引量: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64-69,共6页朱海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水平运动系统中时空隐喻的心理现实性研究"(项目编号:JGW110771)的阶段性成果
空间和时间一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学和语言学范畴,很多领域都对此有所研究。对时空认知的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里最活跃的领域。但目前在国内外对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
关键词:时空认知 心理现实性 映射模式 以汉语为母语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