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孢杆菌

作品数:29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阮美颖杨悦俭王荣青叶青静田蓓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金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水禽世界》《陕西林业科技》《长江蔬菜》《上海蔬菜》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措施”防治金针菇黑头病
《复印报刊资料(种植与养殖)》2022年第6期27-27,共1页冯灿阳 
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发生条件。该病害发病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上,如菌盖表面长...
关键词:黑头病 假单孢杆菌 菌盖 金针菇 革兰氏染色 细菌性褐斑病 阴性反应 裂殖菌纲 
一株降解苯酚芦苇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4期40-41,84,共3页王清东 李玉玺 王乙羽 刘慧敏 刘俊华 张孝霖 
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710449012)。
为得到高效苯酚降解菌,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材料,分离出1株能降解苯酚的芦苇内生菌L12,该菌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苯酚降解率,对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理化性...
关键词:苯酚降解菌 芦苇 假单孢杆菌 理化性质 
苗木青枯病如何防治
《农村新技术》2018年第6期23-23,共1页王龙 
青枯病是较为严重的细菌眭林木病害,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是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病害。病菌可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
关键词:青枯病菌 土壤水分 防治 苗木 林木病害 根部害虫 假单孢杆菌 病株残体 
瓮安县红星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植物医生》2014年第3期46-47,共2页李恩涛 余文芹 王世清 韩仕芬 张烈 
近几年,瓮安县将红星猕猴桃作为重要的精品水果产业打造,种植面积近1200 hm^2。红星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孢杆菌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目前还不能根治,只能预防。溃疡病对猕猴桃产量、质量影响很大,发生严重时,将造...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 瓮安县 发生与防治 红星 毁灭性病害 假单孢杆菌 水果产业 种植面积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和致病力测定被引量:3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604-608,共5页赵利娜 胡家勇 叶振风 刘普 朱立武 
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7020303049)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致病菌种类与特征,以从安徽岳西、陕西户县和重庆黔江等猕猴桃主产区收集到的溃疡病感染枝条和树皮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梯度稀释和BPA培养法分离病原物,采用烟草过敏性反应和猕猴桃健康叶片接种观察其致病性...
关键词:猕猴桃 溃疡病 丁香假单孢杆菌 鉴定 致病力 
金针菇黑头病防治
《新农业》2012年第2期57-57,共1页江涛 
黑头病亦称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一、发生条件该病害发病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上,
关键词:黑头病 金针菇 细菌性褐斑病 防治 假单孢杆菌 发生条件 抗病性 子实体 
纵划涂抹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技术被引量:8
《西北园艺(果树)》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王西锐 雷玉山 李永武 
溃疡病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孢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秦岭北麓猕猴桃产区危害严重,个别园片发病率达62%,因溃疡病导致的挖树、毁园现象时有出现。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 技术 防治 细菌性病害 假单孢杆菌 致病变种 秦岭北麓 发病率 
假单孢杆菌发酵生产α-2b干扰素工艺被引量:1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第6期538-540,共3页孔晓清 张忆疆 
1957年,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的Isancs和Lind-enman在研究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一种可溶性物质.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物质能够抑制多种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于是将其命名为干扰素(intefferon)。随着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于...
关键词:Α-2B干扰素 假单孢杆菌 发酵生产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抗病毒活性 可溶性物质 工艺 临床应用价值 
如何防治金针菇黑头病
《新农民(下半月)》2010年第7期79-80,共2页
(一)病原菌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
关键词:黑头病 金针菇 防治 细菌性褐斑病 假单孢杆菌 病原菌 裂殖 病菌 
平菇细菌性黄菇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河南农业》2010年第6期24-24,共1页闫军花 
一、病原菌 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该菌在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圆形。直径2-4mm,乳白色,稍隆起,表面光滑。边沿整齐,有明显的荧光反应,典型的菌体在一极或两极具有一或两根鞭毛。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 黄菇病 发生规律 细菌性 平菇 假单孢杆菌 表面光滑 荧光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