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交替单胞菌

作品数:86被引量:33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金龙梁箫王秀华王晓辉周维芝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端非催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对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酶学性质与结构的影响
《食品科学》2025年第9期156-164,共9页吴婷 朱艳冰 李鹤宾 陈艳红 洪涛 姜泽东 倪辉 
福建省科技计划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24Y4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78142);福建省促进海洋与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FJHYF-L-2023-25)。
目的:分析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来源κ-卡拉胶酶的结构域,构建结构域截短突变体,探究非催化结构域对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酶学性质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WT和仅...
关键词:假交替单胞菌 κ-卡拉胶酶 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酶学性质 结构稳定性 
海洋溶藻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J75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
《微生物学报》2025年第4期1542-1557,共16页金宇阳 贾阳 徐汉卿 林立东 赵敏 马增岭 
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S2023008,G2023040);洞头区科技计划(N2022Y03,N2024Y08);教育部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230700915175014);闽江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SUMBL2023-1);农业农村部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50);温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3162024003055);温州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JWSK2024044,JWSK2024046)。
【目的】从温州东海海域分离获得溶藻细菌,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溶藻特性及溶藻机制,以期为赤潮的微生物治理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方法】通过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测定菌株的溶...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 溶藻细菌 分离鉴定 溶藻特性 溶藻机制 
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N1230-9几丁质裂解酶的功能
《微生物学报》2025年第4期1774-1787,共14页兰肖敏 周敏婕 王景 朱四东 杨季芳 陈吉刚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GASI-04-HYDZ-02);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23J301);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学科创新基金(CX2024017)。
【目的】几丁质裂解酶是细菌有效降解几丁质的关键酶。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arabiensis)N1230-9拥有5个几丁质裂解酶编码基因(woc28159、woc28160、woc28161、woc27404和woc27232),对这5个基因的功能进行鉴定是解析...
关键词:假交替单胞菌 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 几丁质裂解酶 几丁质酶 
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DL-6来源β-N-乙酰己糖胺酶异源表达及酶学表征被引量:1
《食品科学》2024年第16期68-76,共9页刘向歌 赵子琪 吴家葳 于爽 迟乃玉 王晓辉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10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039);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2017RQ155)。
从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DL-6中克隆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PsHex),扩增至pET-28a(+),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经镍-次氮基三乙酸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蛋白。结果表明:PsHex编码87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
关键词:β-N-乙酰己糖胺酶 假交替单胞菌 表达与纯化 酶学性质 
短凯伦藻高效溶藻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研究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4期896-904,共9页姚玉芳 吴在兴 袁涌铨 贺立燕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十四五”重大项目,LSKJ202203700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2022YFE013640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6150号。
微生物防控法以其生态调控功能和环境友好特征成为赤潮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藻际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溶藻菌,研究了其对短凯伦藻的溶藻特性、溶藻作用方式及机制。经16S rDNA鉴定,该溶藻菌属于假...
关键词:赤潮治理 微生物方法 溶藻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 溶藻机制 
一株菲律宾蛤仔肠道潜在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568-577,共10页谢晓晨 王博 姜嘉琳 赵欣妍 李佳希 邱显博 霍忠明 方蕾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JH2/101300141)。
为筛选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具有潜在益生效果的细菌,从健康蛤仔(平均体质量为14.51 g±1.18 g)肠道分离得到可培养细菌,利用体外平板试验检测其产酶能力,从中筛选产酶菌株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利用平板计数法...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益生菌 假交替单胞菌 肠道 产酶能力 
一株太平洋表层海水来源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N1230-9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被引量:1
《微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1691-1703,共13页徐莹 兰肖敏 周敏婕 陈秀暖 金佳凡 朱四东 杨季芳 陈吉刚 
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学科创新基金(CX2022026);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23J301);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GASI-04-HYDZ-02)。
【目的】阐述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arabiensis)的分子进化与生态适应策略。【方法】借助Illumina HiSeq X Ten和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测序平台对一株分离自太平洋表层海水的菌株Pseudoalteromonas arabiensis ...
关键词:太平洋 假交替单胞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分析 
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N1230-9两个甲基受体趋化蛋白的功能鉴定
《微生物学报》2024年第5期1641-1653,共13页金佳凡 舒国靖 朱四东 杨季芳 陈吉刚 
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学科创新基金(CX2022011);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23J301);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GASI-04-HYDZ-02)。
【目的】作为海洋中的特有及优势种群,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普遍拥有多个甲基受体趋化蛋白(methyl-accepting chemotaxis protein,MCP),探究这些趋化受体的功能。【方法】以太平洋表层海水来源的一株阿拉伯海假交替单胞菌(Ps...
关键词:假交替单胞菌 趋化 甲基受体趋化蛋白 
伊姆裸甲藻溶藻菌LD-B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被引量:2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李俊佳 陈磊 王君玥 蔡月凤 申欣 姬南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090020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22)2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200613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近年来,有害藻华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是一种典型有害藻华原因种,开展其溶藻菌筛选工作,将有利于该种藻华的防控研究。本研究从伊姆裸甲藻藻华发生海域,分离一株针对藻...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有害藻华 伊姆裸甲藻 溶藻菌 假交替单胞菌 
产活性氧假交替单胞菌GCY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8,共8页岳昊 吴硕 王竞 李泽龙 顾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76018,42177375)。
生物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环境ROS的重要来源,在生物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产ROS微生物的生物学信息尚不完善,影响微生物ROS产生的因素也未知.为此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外ROS的假...
关键词:活性氧(ROS) 微生物 全基因组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