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运动

作品数:67被引量:12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曹成竹徐新建傅宗洪张弢汪青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大学歌谣运动时期歌谣记音方法的探索
《河池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30-36,共7页王雅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知识生产研究”(20BZW200)。
准确记音一直是歌谣记录的核心追求,作为现代民俗学滥觞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准确、科学记音的要求,并经历了从传统与现代记音方法的混合使用、罗马字母方音音标向以注音字母与国际音标为主要记音方法的转变。对这一时期...
关键词:歌谣运动 记音方法 罗马字母方音音标 
近代“拟歌谣”的音乐倾向与启蒙立场——兼谈其与“五四”歌谣的差异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2年第5期64-74,共11页王子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批准号:20&ZD280);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1930年代大众化诗潮中的拟歌谣实践研究”(批准号:2021-ZZ-156)成果。
在中国歌谣发展史中,清末民初的“拟歌谣”风潮有重要过渡意义。在《新小说》的“杂歌谣”栏目中,梁启超等人试图通过模仿歌谣恢复中国诗歌的音乐性及社会教育功能,以实现对古典诗词的“诗界革命”。此后,白话报刊登载的拟歌谣多采用“...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新小说》 中国歌谣 诗界革命 近代文学 古典诗词 歌谣运动 自然流露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被引量:5
《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122-134,160,共14页湛晓白 赵昕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国语运动研究”(项目编号:17BZS078)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
关键词:韦大列 《北京歌谣》 何德兰 《孺子歌图》 歌谣运动 
鲁迅与歌谣:以北大歌谣运动为参照的考察
《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曹成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项目编号:17ZDA269)阶段性成果
鲁迅最早提倡搜集歌谣,还对北大歌谣运动给予了关注和支持;他用反讽和戏拟的方式创作了风格独特的"歌谣诗",并且从功能论、阶级论和国民性的角度探讨歌谣的价值;不仅如此,鲁迅的歌谣文艺观还是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同中国现实相结合的...
关键词:鲁迅 歌谣运动 马克思主义文论 
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被引量:12
《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123-132,共10页崔若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编号16ZDA163)阶段成果;“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外访学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
韦大列的《北京的歌谣》及其中提出的"真诗"这一说法,可以发现来华西方人在建立"诗"和"poetry"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了歌谣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通过将民间歌谣引入"诗"的范畴,进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新诗实践产生了影响,并进一...
关键词:韦大列 歌谣运动 “真诗” 
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被引量:6
《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99-108,158,共11页崔若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3)的阶段成果
以"互译性"的视角来看,在近代的歌谣学学术史研究中,还有许多术语都值得重新梳理,ballad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较早被来华西方人引入中国的术语,也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相当多的讨论。从来华西方人的引介来看,ballad在中译的过程中,虽然也存...
关键词:BALLAD 歌谣运动 术语翻译 
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19年第4期99-105,159,共8页李传军 罗含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歌谣风议与汉唐社会”(项目编号:18FZS038)的阶段性成果
诞生于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歌谣运动,以《歌谣》周刊的创立和歌谣的采集及研究为代表,吸引了胡适、周作人、顾颉刚、董作宾等当时的优秀学人参加。歌谣运动受中西文化的影响与促进,实现了中国学术眼光向下的革命,口头文学和民间...
关键词:歌谣运动 《歌谣》周刊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民俗学 
歌谣的形式美学:生发于“歌谣运动”的文学语言观被引量:4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6期69-75,共7页曹成竹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WLJH0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5ZDB023]成果~~
歌谣语言看似简单质朴、形式自由,但其具体的形式技巧和整体的形式观念又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有内在的形式法则,更保持着与口语方言、精英文学乃至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密切关联,是一种既稳定又开放的形式。更值得新文学借鉴的,并不是歌...
关键词:歌谣 歌谣运动 文学语言 
浅论1922到1924年《歌谣周刊》中的歌谣
《文教资料》2017年第33期132-134,159,共4页胡蕴文 凌亦巧 徐渊洁 
国家社科重大工程项目“明清民国歌谣整理与研究及电子文献库建设”子项目“明清民国歌谣文献考证、文学评论与民俗等交叉研究”(15ZDB078);南京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民歌报刊中的民歌整理与研究”
1922到1924年《歌谣周刊》中共收录民歌2351首,地域上以河北、河南、山西最多,江浙沪次之,辽宁、江西、福建最少,侧面反映出投稿来源与当时文化运动的关系。题材包括了婚姻爱情、妇女问题、日常琐事、劳作辛苦、生计艰难、景物风光、民...
关键词:《歌谣周刊》 民歌 歌谣运动 
“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被引量:4
《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127-132,共6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当代文艺美学话语资源及批评形态研究"(2016WLJH08)
这场发生在李长之与寿生、卓循之间的歌谣归属之争虽并不引人注意,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发人深思的。从20世纪早期的歌谣征集事业来看,李长之的歌谣观无疑带有反叛性,然而从中国文艺发展的长远历史来看,寿生、卓循的歌谣观则是对文艺秩序...
关键词:歌谣运动 李长之 天才作者 集体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