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迪默

作品数:100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沈艳燕胡忠青王旭峰姜梦蔡圣勤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长江大学苏州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中的“莎士比亚”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殷明明 周娅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非洲英语文学中的‘他者’问题研究”(AHSKY2021D183)。
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中索尼所理解的“莎士比亚”构成了他的意识框架,这一框架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立场,推动他参与反种族隔离运动。一个非白人索尼崇拜一个白人英语经典作家带有文化殖民的意味,不过具体到南非这一问题较为复杂...
关键词:《我儿子的故事》 索尼 莎士比亚 反种族隔离 
在倾听中阅读第三世界文本
《世界文学》2023年第6期73-87,共15页蒋晖 
南非文学对中国读者是陌生的,甚至对中国作家也是陌生的。我们不知道哪位中国作家的写作曾受到南非作家影响。在不少普通读者心中,“非洲有无文学”尚且是个疑问,遑论南非。然而,我们对南非文学也并非一无所知,因为在那块土地曾产生过...
关键词:南非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第三世界 戈迪默 库切 普通读者 译介 
纳丁•戈迪默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5-102,共8页潘亚丽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1XYBS12)。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作品多以种族隔离为主题,但生态意识也贯穿其创作生涯的始终。戈迪默的小说既呈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尊重,也批判了各种生态非正义的问题,同时对于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活动提出了质疑。戈迪默关于生态问题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纳丁•戈迪默 《保守的人》 生态意识 生态正义 
戈迪默《陌生人的世界》中的种族空间政治
《外国文学》2023年第2期152-162,共11页孔令然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戈迪默和库切的家园书写比较研究”(20YJC752004);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的英美文学选读教学研究”(ZGWYJYJJ11A025)
戈迪默在小说《陌生人的世界》中,聚焦英联邦自治领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后多元种族主义反抗运动的失败。英国人托比·胡德的第一人称叙述,铺陈了白人城市与黑人城镇的种族化空间,其陌生感表征为客居、疏离和荒凉。抵达约翰内斯堡的航...
关键词:戈迪默 《陌生人的世界》 空间政治 多元种族主义 
戈迪默《伯格的女儿》空间书写中的“异托邦”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8-134,140,共8页姜梦 王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AHSKQ2020D18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A021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1A0451)。
《伯格的女儿》是南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重要作品,作品的空间书写别具特色。基于空间理论审视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小说构建了种族隔离制度下一系列异托邦空间,主人公罗莎为摆脱父亲的束缚,在不同的异托邦空间寻找属于自己...
关键词:《伯格的女儿》 种族隔离 异托邦 空间 共同体 戈迪默 
从“中心”到“边缘”——论戈迪默《偶遇者》中的通过仪式与身份建构
《大连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32-37,共6页王青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21&ZD264);肇庆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青年项目“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古尔纳小说研究”(QN202205)
《偶遇者》中白人女性朱莉随丈夫离开富裕的非洲“中心”区域,移居贫困、落后的“边缘”穆斯林村落。从通过仪式的角度来看,朱莉是在经历“分离——阈限——聚合”三个仪式阶段的过程中重塑自我身份。在新的社区中,朱莉放弃了外国人的...
关键词:纳丁·戈迪默 《偶遇者》 通过仪式 身份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戈迪默《偶遇者》书名的多重寓意
《文学教育》2022年第19期70-72,共3页沈艳燕 
结合其文化背景和创作意图,纳丁·戈迪默的小说标题The Pickup蕴含多重寓意。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在邂逅中滋生的爱情,彰显女主人公朱莉对身份和家园意识的追求,并通过朱莉在阿拉伯国家学习语言、宗教和社会习俗的过程,进一步展示她拓展...
关键词:纳丁·戈迪默 《偶遇者》 南非文学 种族隔离 身份 
《新生》的伦理书写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9期22-23,共2页沈艳燕 
纳丁·戈迪默的小说《新生》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南非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在后种族隔离时代重获新生的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解读《新生》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伦理困境和伦理觉醒。通过分析她们主体性的获得和对家庭、民族身份以...
关键词:《新生》 戈迪默 文学伦理学 
戈迪默《偶遇者》中的身份倒置寓言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2-15,共4页唐文 
在小说《偶遇者》中,戈迪默从一个无名的北非国家与全球势力的交缠中提供了对南非的“远距离阅读”,并对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做了富有隐喻性的处理:朱莉最终摒弃中心化的白人身份,在非洲大陆上与他者共情,重塑身份认同;非法移民阿布杜被从...
关键词:戈迪默 偶遇者 后殖民主义 全球化 
此心安处是吾乡——论《偶遇者》中“家园”的世界主义表述
《巢湖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姜梦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9A0213);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学校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访学项目阶段成果。
《偶遇者》是戈迪默后种族隔离时期的作品,通过描写全球化时代人类对于理想家园的追寻,作者表达了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新南非家园的希望。基于世界主义精神,主人公朱莉通过协商和对话化解文化冲突与差异,最终在异乡找到家的归属,消...
关键词:戈迪默 全球化 共同体 家园 世界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