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梦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戈迪默共同体家园种族隔离译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铜陵学院学报》《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巢湖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加尔格特《承诺》中转型期南非的死亡书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35-42,58,共9页姜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侨易学视阈下石黑一雄作品的新世界主义思想研究”(AHSKQ2020D18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习近平用典再语境化释译研究”(SK2021A0451)。
达蒙·加尔格特2021年布克奖获奖小说《承诺》围绕一个尚未兑现的承诺,以“死亡”为主题贯穿整部小说。小说中“死亡”既代表“毁灭”又暗含“新生”,其隐喻意义的演变与南非国家和人民从种族统治向民主化转型的经历暗合。小说分别从种...
关键词:达蒙·加尔格特 《承诺》 南非 死亡书写 
戈迪默《伯格的女儿》空间书写中的“异托邦”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8-134,140,共8页姜梦 王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AHSKQ2020D18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A021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1A0451)。
《伯格的女儿》是南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重要作品,作品的空间书写别具特色。基于空间理论审视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小说构建了种族隔离制度下一系列异托邦空间,主人公罗莎为摆脱父亲的束缚,在不同的异托邦空间寻找属于自己...
关键词:《伯格的女儿》 种族隔离 异托邦 空间 共同体 戈迪默 
此心安处是吾乡——论《偶遇者》中“家园”的世界主义表述
《巢湖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姜梦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9A0213);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学校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访学项目阶段成果。
《偶遇者》是戈迪默后种族隔离时期的作品,通过描写全球化时代人类对于理想家园的追寻,作者表达了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新南非家园的希望。基于世界主义精神,主人公朱莉通过协商和对话化解文化冲突与差异,最终在异乡找到家的归属,消...
关键词:戈迪默 全球化 共同体 家园 世界主义 
《新生》:后种族隔离时期的危机与救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76-79,共4页姜梦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非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纳丁·戈迪默世界主义研究”(SK2019A0213)
《新生》是南非白人女作家纳丁·戈迪默后期创作风格显著的作品。小说通过讲述全球化背景下两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命运的变迁和挣扎体现了后现代社会人的困境和生态危机。本文从生态、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论述小说中的危机和困境,通过对...
关键词:戈迪默 后种族隔离时期 危机 救赎 
思辨性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09-112,共4页姜梦 
2017年度皖南医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提高医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机制研究——基于形成性评估的产出导向型教改模式探索”(编号:2017jyxm10)的研究成果
医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学术英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人文课程,如何引导医学生提升医学英语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是本研究的出发点.结合测试法、问卷调查和统计法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思辨性医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医学英语 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价 思辨能力 
林乐知译论诠释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48-49,共2页姜梦 李东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来华传教士西学译论史稿整理及其“成熟史”研究(16YJC740035);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学校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访学项目阶段成果
林乐知译论诠释体现在译名、合译和改写三个方面。《新名词之辨惑》针对设定新译名的翻译策略,是傅兰雅译名策略的沿革;合译模式下,《中东战纪本末》中所揭示的翻译选材及目的,是林乐知在深刻剖析晚清现状基础上提出的翻译选择;改写策略...
关键词:林乐知 西学翻译 译论 
从沉默到说话——论《我儿子的故事》中的历史书写与重构
《铜陵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5-97,共3页姜梦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纳丁.戈迪默作品研究"(SK2013B550)
非洲的历史大多是宗主国所书写的,种族隔离时期的审查制度使非洲的历史书写更加陷入失语状态。《我儿子的故事》中戈迪默改变传统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让一位黑人青年作为主要叙述者,并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加入不同肤色人物的自由间接引语,...
关键词:《我儿子的故事》 叙事 自由间接引语 黑人女性 历史书写 
《朱利的族人》中的流放与家园
《铜陵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93-95,共3页姜梦 
2013年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纳丁.戈迪默作品研究"(SK2013B550)
纳丁·戈迪默作为帝国流散者,在《朱利的族人》中刻画了白人斯梅尔斯一家因南非内战而被迫逃亡的经历。这部作品多被人们从白人中心主义的消解角度进行阐释,关注人物身份和权力的置换。而从"流放"角度解读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地域位移和文...
关键词:《朱利的族人》 流放 家园 多元文化 
刍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特点与局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5-88,共4页黄婷婷 姜梦 
西方文论自80年代大量输入我国后对我国文学批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本文梳理了20世纪西方文论的特性,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西方文论 特性 局限性 
囚禁与自由——存在主义视阕下《朱利的族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30-132,共3页姜梦 
《朱利的族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代表作。小说把白人主人公置于虚构的南非政权交替的背景下,描写了白人主人公在黑人村庄的流亡生活。作品多被人们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展现了白人与黑人的命运和地位的置换。本文跳...
关键词:《朱利的族人》 存在主义 囚禁 荒谬 自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