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知

作品数:103被引量:19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明玉孙邦华周伟驰赵建辉张小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乐知与上海中西书院:古代书院的传承与嬗变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黄冠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B0643)。
林乐知在创办中西书院的过程中努力实践“中西并重”的教育观。虽然林乐知的本质仍然是基督教文化的传播者,但他到中国以后通过学习、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理解,其中显示的他的知识适应性和文化适应...
关键词:古代书院 中西书院 林乐知 传承 嬗变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3期66-77,共12页周伟驰 
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起,为止息教案,政教分离的实践与理念被译介到中国。本文探讨了政教分离理念在中国近代的传播过程,尤其早期的译介。从麦都思到林乐知,英美传教士在其中起...
关键词:政教分离 林乐知 王炳耀(王煜初) 梁启超 王宠惠 
基督教经典译介中的“中国化”传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5-44,共10页周伟驰 
宗教的“中国化”(包括基督教的中国化)是近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追溯历史,在民国时期基督教界即已提出“中国化”三字。从实践上看,在基督教经典的译介过程中,明清以来,一些译述者便早已看出“中国化”的表述方式的重要性,而在译...
关键词:中国化 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利类思(Ludovico Buglio)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 雷鸣远(Frederic Lebbe) 
林乐知的版权观念对清代著作权法制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版权》2022年第2期46-51,共6页李祯 
林乐知是清末有名的传教士,于1868年创办了《教会新报》(后更名为《万国公报》),该报纸涉及宗教、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迎合了文人,士大夫读者的需求,成为了清末发行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后来更是通过广学会编译了大量针眨...
关键词:林乐知 著作权 《大清著作权律》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科技观及其影响
《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22年第1期140-143,共4页周伟驰 
晚清来华新教人士为破除中国习俗中的“迷信”,在传教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他们在基督教“神-人-物”三者关系的框架内,处理神学、人学和科学三者的关系,将之发展为“新教文明论”。郭实猎、韦廉臣向中国人展示科技的力量,而林乐知的“...
关键词:新教文明论 三伦说 广学会 李提摩太 林乐知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科技观及其影响
《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62-65,共4页周伟驰 
晚清来华新教人士为破除中国习俗中的"迷信",在传教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他们在基督教"神-人-物"三者关系的框架内,处理神学、人学和科学三者的关系,将之发展为"新教文明论"。郭实猎、韦廉臣向中国人展示科技的力量,而林乐知的"三伦说"...
关键词:新教文明论 三伦说 广学会 李提摩太 林乐知 
《文学兴国策》中林乐知翻译思想探析
《文教资料》2021年第17期61-63,共3页宋纯逸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华生活近半世纪,拥有传教士、教员、报业人和译者等多重身份。《文学兴国策》,是林乐知的代表性译作。本文从人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基于《文学兴国策》,探究林乐知文化适应,释放民心,以译传教的翻译思想。作为传教士...
关键词:林乐知 《文学兴国策》 翻译思想 以译传教 
《列国岁计政要》译词考略
《海外英语》2020年第18期54-57,共4页郭红利 
The Statesman's Year-book,1874年版译名为《列国岁计政要》,由林乐知和郑昌棪共同翻译完成,是记载各国实况的重要书籍,在谋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期间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极具价值的译作。经与传统封建思想对比,探讨该书于"救国"有益...
关键词:列国岁计政要 林乐知 郑昌棪 词汇翻译 
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之鉴(三)——从中国基督教史看其适应主流文化的本质
《天风》2020年第8期25-28,共4页徐晓鸿 
五、自立运动和本色化思考,基督教中国化的新尝试公平地说,不是所有传教士都反对中国文化,有的还十分热衷中国文化,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等热心...
关键词:基督教中国化 中国基督教史 本色化 花之安 自立运动 林乐知 传教士 理雅各 
林乐知译论诠释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48-49,共2页姜梦 李东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来华传教士西学译论史稿整理及其“成熟史”研究(16YJC740035);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学校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访学项目阶段成果
林乐知译论诠释体现在译名、合译和改写三个方面。《新名词之辨惑》针对设定新译名的翻译策略,是傅兰雅译名策略的沿革;合译模式下,《中东战纪本末》中所揭示的翻译选材及目的,是林乐知在深刻剖析晚清现状基础上提出的翻译选择;改写策略...
关键词:林乐知 西学翻译 译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