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系统

作品数:945被引量:234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朱石坚楼京俊时培成杨庆超刘树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三参数隔振系统归一化模型及参数优化被引量:2
《振动与冲击》2018年第21期204-212,共9页焦小磊 赵阳 马文来 李思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733004)
三参数隔振系统较传统两参数隔振系统在共振峰和高频段表现更加优异。提出归一化的三参数隔振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正弦激励以及阶跃激励下三参数隔振系统的时域响应解析形式。针对正弦激励,以共振峰和高频衰减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
关键词:三参数 隔振系统 归一化 优化 
水下爆炸双体船隔振性能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水域被引量:2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年第3期31-34,44,共5页李琛 宗智 王文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6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279030)
为了检验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某双体船隔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建立了双体船有限元模型,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安装隔振系统后双体船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了仿真,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考虑空化效应和材料应变率的影响...
关键词:双体船 水下非接触爆炸 ABAQUS 隔振系统 隔振性能 数值仿真 
基于激励-响应的隔振系统刚度分布测试方法
《机械与电子》2012年第3期3-7,共5页林胜恩 李子龙 罗欣 陈学东 
国家"九七三"计划项目课题(2009CB724205);国家"八六三"目标导向项目(2009AA04Z148)
为了提高超精密机电系统的运动精度,隔离环境振动对其运动性能的影响,超精密机电系统广泛应用了高性能的超精密隔振系统。隔振系统通常由若干个性能一致的隔振器组成,如果各个隔振器的性能不能完全一致,则会导致负载的多自由度运动耦合...
关键词:高性能隔振系统 刚度分布 激励-响应法 频响曲线 
周期桁架浮筏系统的隔振特性研究被引量:13
《振动与冲击》2012年第2期115-118,135,共5页况成玉 张志谊 华宏星 
973项目
研究周期结构对桁架浮筏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的衰减特性,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周期桁架浮筏的频响特性,并将其与传统浮筏进行比较。然后,运用频响函数综合法建立整个系统的振动传递模型,计算频响函数进行研究在隔振系统中评价周期结构浮...
关键词:周期结构 桁架浮筏 浮筏隔振系统 频响函数综合 
周期桁架结构浮筏隔振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0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年第6期5-9,共5页程世祥 张志谊 华宏星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613100)
利用周期结构特性和波形转换作用,提出一种新型周期桁架结构浮筏。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浮筏结构的数值模型并计算其频响特性,通过频响函数综合建立包含机组、浮筏和基础的振动传递模型,在隔振系统中评价新型桁架浮筏的性能,然后在此...
关键词:振动与波 周期桁架 浮筏隔振系统 频响函数综合 振动传递 
基于功率流法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传递被引量:31
《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第5期106-113,共8页肖斌 李彪 夏春艳 刘文帅 刘志刚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6138702)
针对双层隔振系统,划分子结构系统,建立子系统传递矩阵,采用平均振动能量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功率流法合成系统传递关系,实现被动隔振过程振动传递特性研究。在上层隔振器和中间质量之间加入作动器,通过二次型目标函数最优,实现主被动隔...
关键词:振动传递 振动能量 功率流 双层隔振 传递矩阵 
周期结构机械滤波器对浮筏隔振系统传递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0年第2期9-12,共4页黄修长 冯国平 张志谊 华宏星 
973项目
弹性波在周期性结构中传播时会形成特殊的阻带和通带结构。当弹性波的频率处于阻带范围内时,弹性波及振动是不允许传播的。根据这一性质,设计一种虚拟的周期结构机械滤波器,用于浮筏隔振系统中的下层隔振器和基座间,通过改变从机组到基...
关键词:振动与波 周期结构 带隙结构 传递矩阵法 阻抗失配 
超精密运动平台隔振系统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黄欢 郁鼎文 刘向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3CB716204)资助
分析了极微细电火花加工的三维超精密运动平台隔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指出了运动平台隔振保障技术是能否达到微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一级主动隔振的上平台和二级隔振,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研究,同时采用激振实验与ANSYS分...
关键词:极微细电火化加工 隔振系统 高精度模态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