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损害

作品数:35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吕晓峰王霞刘珊金英杰于群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岳论丛》《法制与社会》《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公安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劳动派遣用工的工伤损害赔偿问题阐述
《楚天法治》2022年第15期141-143,共3页李晓丹 
步入工业时代以来,劳动者遭受工伤的概率正在逐渐增长.因此,如何维护劳动派遣用工在工伤损害中的合法利益也是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推诿让工伤损害赔偿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
关键词:劳动派遣用工 工伤损害 赔偿 阐述 
建筑民工工伤索赔法律路径研究
《视界观》2021年第12期0368-0368,共1页程海燕 
在国家一致重视保护建筑民工合法权益背景下,建筑民工在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后索赔无门的现实问题无法回避,关注建筑民工工伤索赔法律路径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结合司法案例,对我国未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民工受伤后...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伤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损害赔偿的改革与探索
《新丝路》2021年第3期241-242,共2页侯祝生 
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患职业病或者工作遭受事故伤害使职工权益受到侵害、利益受损,国家及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法律、法规、办法和规定,为分散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工伤损害赔偿 改革 工商基金 
用人单位使劳动者遭受工伤损害的赔偿责任被引量:2
《劳动保护》2020年第11期82-84,共3页黄乐平 
劳动者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因用人单位的过错遭受损害,是否可以同时主张工伤给付和民事侵权赔偿?笔者认为,《安全生产法》第53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第58条的立法本意,是为保护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以及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之...
关键词:劳动合同 立法本意 工伤损害赔偿 职业伤害 民事侵权赔偿 用人单位 劳动保护 赔偿责任 
退休再就业人员工伤损害赔偿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6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0年第3期115-128,共14页李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项目《劳动法学课程和案例库建设》(zyjs2018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BSH111)。
退休再就业作为非典型的用工形式,其工伤损害赔偿往往面临困境。概括而言,主要障碍在于退休再就业法律关系的定性和《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本文回归最基本的规范分析方法 ,尝试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立法梳理,探求立法的本意并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退休再就业 工伤 损害赔偿 困境 出路 
第三人侵权下工伤损害赔偿之补充模式完善研究
《法制博览》2018年第7期12-14,共3页马瑞阳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事故救济如何处理,在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由此产生了同案不同判、异地异判的司法现象。当前我国主要采用兼得模式和补充模式。笔者以为,补充模式与我国国情更为契合,因此笔者建议对法律进行体系化...
关键词:第三人侵权 工伤保险赔偿 补充模式 完善 
劳务派遣中工商损害赔偿责任的研究
《河北企业》2018年第2期130-131,共2页崔文成 于江飞 
劳务派遣,是我国很常见的一种用工合同模式。但是基于其复杂性的用工特点,在发生工伤损害时,进行处理是颇为困难的。目前,现有的法律构造对劳务派遣劳动者工伤损害赔偿问题进行救济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如果双方像派遣单位和劳工的关系,...
关键词: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工伤损害赔偿 
关于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伤认定问题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2期218-219,共2页陈雯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的加速期。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退休人员的不断扩张,退休返聘成为现在单位聘用员工的方式之一。这种特殊的雇佣关系中,由于法律和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出现问题时导致相似案件出现不同的判决,用人...
关键词:退休返聘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工伤损害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下劳动者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的分配
《法制博览》2017年第15期255-255,共1页王瑜 
伴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不断发展,在这种模式下,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伤损害赔偿问题就凸显出来,《侵权责任法》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规定,然而并没有对被派遣劳动者工伤损害赔偿问题进行规定。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的实质...
关键词:劳务派遣 工伤损害赔偿 责任分担 
浅析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年第4期64-64,共1页张志敏 
明确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就要确立用工单位的雇主地位,建立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应综合劳动法、侵权行为法和社会保险法等多个角度去挖掘责任承担的法理基础,平衡两雇主间的利益,实现对劳动者的实质保护。
关键词:劳务派遣 双重劳动关系 连带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