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

作品数:114被引量:2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劲松宋洪兵张国钧郭洪纪金太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江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子义利观对当代的价值
《炎黄地理》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刘志颖 许菁 
“义利之辨”不仅是当时社会思想家争论的话题,还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文章论述了孔子对于“义”和“利”的表达,二者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要区分“公利”与“私利”;解释了什么才是个人的正当追求,对我们如今的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关键词:义利之辨 义利关系 孔子义利观 公利 和谐稳定 正确的价值观 私利 
萤火微光,愿为其芒——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刘全国式“党员家庭代办站”代办员李公利
《共产党员》2024年第14期20-21,共2页孙宏波 
雷锋曾在抚顺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在解放军总政治部整理的145篇雷锋日记中,有120篇写在他的“抚顺时间”。60多年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营房驻地,已成为一片名为“雷锋社区”的老旧居民区。在雷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有一位老党员正沿...
关键词:雷锋日记 代办站 部队营房 老党员 望花区 优秀共产党员 抚顺市 街道 
乡愁、私益和公利: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三重逻辑被引量: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唐惠敏 崔惜舜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本下乡背景下村企合作治理模式研究”(20CSH039);2022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课题攻关项目“城乡文明互鉴视域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2CX103);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会学习研究院2023年科研课题“类型学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与支持政策研究”(ZCXY2023001)。
返乡青年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因素。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具有情感逻辑、理性逻辑和价值逻辑。其中,“乡愁”是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情感逻辑,返乡青年在城市中所经历的情感缺失由“乡愁”所补足并...
关键词:返乡青年 乡村振兴 乡愁 私益-公利 
关于义利观的哲学思考
《理论动态》2024年第7期2-11,共10页邱耕田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义利观主张超越零和博奔、非此即彼等思维方式,倡导义利相兼,以义为先,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人类社会领域,存在着一种贯穿始终并无处不在的动力,这就是利益。利益的源头是需要,需要的满...
关键词:自我中心 义利观 中国传统文化 公利 共生理念 非此即彼 哲学思想 思维方式 
日本近世“义利之辨”的诠释理路:道之宜、羞恶、公利
《东疆学刊》2023年第4期9-16,129,共9页张晓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朱子学文献编纂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D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江户时代〈孟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CZX031。
“义利之辨”既是儒家哲学的重要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论题。日本近世“义利之辨”的诠释理路从原理性上克服了朱子学对“理”的依赖性,并用“道”取代“理”的原理性,表现为具有社会规范性质的“义”。“义”通过对“羞恶之心...
关键词:日本 义利之辨 道之宜 羞恶之心 公利 
“曼德维尔悖论”中公共理性何以可能的三个重要前提——兼论其在伦理学发展史的理论意义及自身局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3-39,108,共8页王道林 
“曼德维尔悖论”尽管在形式逻辑上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从感性的“私恶”出发论证公共理性产生的独到视角,使其在近代伦理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转折性地位.通过对私恶与道德、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探讨,从道德实践的动机、现实物质基...
关键词:私恶 公利 公共理性 曼德维尔悖论 现代性 
国企高管超额薪酬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为公利”还是“解私忧”?被引量:4
《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陈艳 黄诗华 陈邑早 王雪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GL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A630007)。
基于代理理论,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依据社会责任披露意愿和质量的相关数据,考量国有企业高管超额薪酬对自愿披露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正相关;高管薪酬超过契约参照点的程度越高,超额薪酬...
关键词:国有企业 高管超额薪酬 社会责任 自愿披露 薪酬辩护 
论韩非人情论的价值观意蕴
《江淮论坛》2022年第6期90-96,共7页周四丁 
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先秦法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XSP20YBC259);2022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50)
韩非的人情论不是没有善恶判断的价值中立,置于“相为”关系中就会发现,它蕴含着鲜明丰富的价值观。韩非认为“父诮子怨”的自为心是依赖相为关系而产生的,因而主张“以利之为心”的利他价值观。韩非不是将利他作为善恶的标准,而是作为...
关键词:韩非 人情论 相为关系 利他 富强 公利 
公理与公利:明清之际公共思想的分析范式初探
《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3期29-37,共9页赵滕 王浦劬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重要内容,是在明代思想对“私”“利”正名的基础上,如何由“私”上升为“公”,一方面在承认“私”“利”的基础上重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私”“利”提供正当性理据。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私”“利”是不具...
关键词:启蒙思潮 公私义利 统私为公 合私为公 
私利与公利,自由与管理的辩证演进--《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书评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120-130,共11页朱雪婷 李康化 
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中将人类的自利天性与社会的公共利益有机连接,揭示人类天性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相继论述人类社会中市场、法律、宗教等典型制度的自发成熟模式,形成一套逻辑闭合的...
关键词:私利 公共利益 消费行为 市场自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