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制度

作品数:5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木洲彭勇唐代望刘丁蓉关集双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厦门大学湘潭大学广东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观察与思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中州统战》《党建文汇(上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干部公选制度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观察与思考》2017年第3期100-106,共7页吕克军 
公选制度是党在"党管干部"原则指导下,采取以公开考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来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它经历了萌芽、制度化、法制化三个发展阶段,选拔了大量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它具有制止源头腐败,避免"民主"乱象...
关键词:改革开放 公选制度 改革 法治 
我国公选制度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
《经营管理者》2015年第10期293-,共1页颜琨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目前已经成一种全国性的、占主体地位的干部选拔制度。在公选干部过程中应用人才测评技术,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活动更加科学化。当前我国公选制度中的人才测评在报考资格设置的公平性、测评内容的科学性、考察评价...
关键词:公选制度 人才测评 问题 改善途径 
构建科学的干部公开选拔机制的若干思考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3年第11期42-44,共3页胡赣江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以下简称公选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效。综观公选制度发展历程,既呈现出自下而上的自发,也体现了自上而下的自觉,逐渐成为干部...
关键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科学化水平 公开选拔机制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公选制度 干部选拔任用 社会公信度 改革创新 
声音
《教育(高教观察)(中旬)》2012年第8期9-9,共1页
不申报新的研究课题:不招收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承诺说。 要调和公众和校长的关系,改变校长的形象,必须对政府主导的校长任命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校长公选制度。——著名...
关键词:大学校长 声音 教育学者 教学科研 任命制度 政府主导 公选制度 21世纪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体系分析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1年第11期51-54,共4页陈传伟 石树林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问题研究”(2010ZDB50),本课题负责人为石树林
公选是当前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和党民主执政的重要实践形式。由于这项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现仍处于加速调整完善的成长期。需要继续进行适应性变革,特别要重视其领导和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技术方法机制、监督与配套机制的构建与...
关键词:公选制度 公选模式 干部任用选拔 
“6+1”测评,让人岗更匹配
《党的生活(黑龙江)》2011年第9期34-34,共1页曲会 
伴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从科级到厅级——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蔚然成风。较之委任制,公开选拔更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与认可。然而,选拔过程的公开并不意味着选拔结果的完美。近年来,由于考试方式简单而出现的'会考不会...
关键词:公选制度 党政领导干部 
公选制度的发展趋势
《法治与社会》2011年第4期80-80,共1页
张子云在《学术界》撰文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党的十七大对公开选拔工作的新要求,必将推动公开选...
关键词:发展趋势 公选制度 公开选拔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 党管干部原则 干部选拔任用 竞争上岗 《学术界》 
试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面临的十大困境被引量:4
《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44-47,共4页李木洲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作为我国党政机关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基础制度之一,综观其现状,还存在十大困境:一是来自制度内部系统的,主要包括职位分析的缺位、考试方式的局限、选举方式的局限、公选范围的局限和推荐方式的局限;二是来自...
关键词:公选制度 十大困境 公选程序 公选质量 
公选要注重“考”出干部实绩
《党员生活(湖北)》2011年第10期33-33,共1页习覃 
从2005年山西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干部.几年的功夫,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种制度性举措。笔者以为,公选制度还面临一系列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公选制度 干部实绩 公开选拔 选拔干部 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 竞争上岗 
扬州:力推“三考三推”公选新模式
《党的生活(江苏)》2011年第4期26-27,共2页郭文献 赵静 
“干得好不如考得好。”“选来选去还是选自家人多。”“推荐票太分散,随意性大。”打破用人“潜规则”的公选制度,现已成为各地常规做法,但对公选的争议也从未停止。“公选过程还是缺乏~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扬州市委组织...
关键词:公选制度 扬州 “潜规则” 市委组织部 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 岗位要求 个人素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