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精神

作品数:40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琦赵炎才王里蔡道通童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杭州(我们)》《环球法律评论》《江苏社会科学》《设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初平政院制度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210-210,共1页吴欢 
在行政审判机构的立法定位背后,民初平政院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建制考量值得挖掘。考诸史事,民初平政院由辛亥元勋宋教仁“斟酌立宪政治之通例”并“参酌中国古今官制”而命名和倡设,盖意在取法“共同议政”和“平政爱民”之古意而彰显...
关键词:民初 宋教仁 袁世凯 立宪政治 平政院 立法定位 
民初平政院制度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184-192,244,共10页吴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初期平政院裁决实践中的行政法理研究”(19BFX022)的阶段性成果。
在行政审判机构的立法定位背后,民初平政院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建制考量值得挖掘。考诸史事,民初平政院由辛亥元勋宋教仁“斟酌立宪政治之通例”并“参酌中国古今官制”而命名和倡设,盖意在取法“共同议政”和“平政爱民”之古意而彰显...
关键词:行政诉讼 行政审判机构 平政院 共和精神 治理向度 
当代敦煌藻井图案的象征符号再设计研究——以人民大会堂装饰应用为例被引量:9
《设计》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郭丹 童威 
浙江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编号:XMJWCb20200006)。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渗透和碰撞下,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而敦煌壁画作为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者,必需充分挖掘图案符号内蕴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文章从图案象征寓意切入,分析敦煌藻井图案象征符号的演变脉络,以新中国共和...
关键词:藻井图案 莲花纹 象征寓意 人民大会堂 共和精神 
民初舆论界审视上层社会疏离共和精神管窥——以《大公报》等部分报刊为中心
《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3期218-229,共12页赵炎才 王楚云 
出于坚守与弘扬近代共和精神,促进共和政治日臻完善之目的,民初一些有识之士以《大公报》等报刊为中心,深刻批判了上层社会疏离共和精神如名实相悖铸成虚伪共和之局等主要表现。他们认为认知差异、革命未革心、私心膨胀与国民程度低下...
关键词:民初 舆论界 审视 上层社会 疏离 共和精神 《大公报》 
蔡元培教育思想中价值教育理念探析
《现代交际》2018年第5期157-158,共2页贾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选择以追求外在的物质利益和工具价值为最高标准,价值理性失去了存在的主体地位。学校中价值教育也深受其害,表现为"分数至上""智育包揽一切",一切都以量化标准来评判学生,忽视了价值教育的重要性。蔡...
关键词:价值教育 蔡元培教育思想 义务意识 共和精神 完全人格 
孙中山与宋庆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中国统一战线》2016年第11期78-79,共2页叶慕安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推翻帝制,传播民主共和精神,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他得到了一大批革命同志的坚定支持与亲密合作。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们中的许多人继承发扬其爱国思想和革命...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孙中山 宋庆龄 中国民主革命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共和精神 爱国主义者 
从两张票证看孙中山对中国致公党历史发展的贡献
《中国统一战线》2016年第10期76-77,共2页余凡秀 蒋优萍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推翻帝制,传播民主共和精神,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他得到了一大批革命同志的坚定支持与亲密合作。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们中的许多人继承发扬其爱国思想和革命...
关键词:孙中山 中国致公党 中国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 历史 票证 共和精神 爱国主义者 
食物、权力与资本间的变与常
《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9期43-49,共7页王涛 
2015年11月,法国取消了原定于17日在爱丽舍宫举行的伊法总统餐会,原因是伊朗方面出于信仰和法律的规定,坚持要求餐桌上不得出现任何含有酒精的饮品,以及餐食全部“清真化”;而法国方面则认为这样会违背共和精神,因而拒绝了这一要...
关键词:食物 资本 权力 共和精神 法国 伊朗 法律 信仰 
廖仲恺何香凝:追随伟人 薪火相传
《中国统一战线》2016年第8期76-79,共4页成琳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传播民主共和精神,推动国共合作和发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大批革命先驱的坚定支持、亲密合作。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们继承发扬...
关键词:中国民主革命 何香凝 廖仲恺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共和精神 国共合作 爱国主义者 孙中山 
共和精神的形成机制与政治公共性的罗马传统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6,共6页杨仁忠 
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10050);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013/ZXCX14003)
古希腊直接民主制度的致命弱点最终导致了古典政治公共性的衰微,而萌生于希腊晚期城邦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二分的个体意识逐渐取代了蕴含于早期城邦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合一的德性伦理并获得了潜滋暗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古罗马人培育了...
关键词:共和精神 公共性 罗马传统 政治公共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