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蠹

作品数:189被引量:58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长举谢令德薛东王殿轩张玉荣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谷蠹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及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2017年第4期561-567,共7页宋旭红 王平坪 张宏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18-03;2006BAI09B04-06)
【目的】对谷蠢的不同种群的线粒体COⅠ基因扩增片段进行比较,对谷蠹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对15个谷蠢种群的100个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得到691 bp长度的片段,3个位点的密码子中,...
关键词:谷蠹种群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 遗传分化 
8个品系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磷化氢抗性测定被引量:8
《粮食储藏》2016年第1期1-4,共4页段锦艳 吴海晶 唐培安 宋伟 
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3007-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7B01);863计划项目(2012AA10160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采用FAO中储粮害虫的磷化氢抗性测定方法,对采自不同地区的锈赤扁谷盗和谷蠹2个品种8个品系进行磷化氢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储粮害虫均对磷化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3个锈赤扁谷盗品系中:张家港种粮大户(ZJGCF)属低抗性(Rf=7.18),...
关键词:锈赤扁谷盗 谷蠹 PH3抗性系数 
干热杀虫过程中温度和小麦水分含量对谷蠹死亡率的影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1-6,共6页王殿轩 王世伟 白春启 李慧 杨轩 尚文田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特性参数数字化模拟技术研究”(2013BAD17B01)
研究了干热空气处理过程中,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小麦粮堆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成虫和幼虫的死亡情况.主要结果为:当粮温从25℃经20 min以上的时间升至50~60℃后,在保持至5 min时即有一定数量的害虫死亡.水分含量分别...
关键词:小麦 干热杀虫 谷蠹 水分 温度 死亡率 
米象和谷蠹感染小麦后面筋吸水量变化研究被引量:4
《粮食加工》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王殿轩 彭娟 梁振海 王远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储粮粮情关键因子调控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11BAD03B02)
在25~28℃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米象和谷蠹感染小麦不同时间后面筋吸水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为:低密度(4头/kg和6头/kg)的谷蠹和米象感染小麦时,小麦宜存和轻度不宜存的临界时间在第12周,高密度(10头,kg)的谷蠹和米...
关键词:米象 谷蠹 面筋吸水量 临界时间 
谷蠹致小麦千粒重和虫蚀粒变化及其与产生CO_2对应性研究被引量:12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王殿轩 彭娟 唐多 陆群 王彩霞 赵忠华 焦爱琴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特性参数数字化模拟技术研究"(2013BAD17B01)
为了探讨储藏过程中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与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测定了小麦感染谷蠹后不同时间千粒重和虫蚀粒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分析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期为通过气体监测粮情提供参考.主要结果为:25℃下...
关键词:储藏小麦 谷蠹 千粒重 虫蚀粒 二氧化碳 相关性 
多杀菌素对三种储粮害虫的防效被引量:4
《粮食储藏》2013年第6期3-5,共3页祝星星 谢令德 贺艳萍 张晓琳 彭学诗 张嫚 孙玺惠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3B02-2;2011BAD16B16-3-4)
研究0.5%多杀菌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三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 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效测定结果表明:0.5%多杀菌素按有...
关键词:多杀菌素粉剂 玉米象 赤拟谷盗 谷蠹 死亡率 
谷蠹和米象对小麦的虫蚀粒和千粒重影响比较研究被引量:6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1-5,共5页王殿轩 彭娟 连桂荣 陆群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3B02)
在20-28℃环境中,研究了无虫小麦样品分别感染0、4、6、10头/kg谷蠹和米象成虫后的20周内小麦虫蚀粒率和千粒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谷蠹的样品均在第2周时虫蚀粒率出现显著升高,而感染米象的样品则到第10周后虫蚀粒率才显著升高....
关键词:谷蠹 米象 虫蚀粒率 千粒重 
温度和寄主对烯虫酯控制谷蠹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
《环境昆虫学报》2013年第2期190-195,共6页李磊 曾玲 梁广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3B02)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寄主对烯虫酯控制谷蠹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寄主并没有显著影响烯虫酯控制谷蠹的效能,但温度和寄主显著影响了谷蠹的后代种群,且与烯虫酯应用浓度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建议烯虫酯可与温度相结合共...
关键词:烯虫酯 谷蠹 温度 寄主 
磷化氢对不同地理种群谷蠹成虫体内3种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粮油学报》2012年第8期73-78,共6页宋旭红 王平坪 杨道玉 何威 张宏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18-03;2006BAI09B04-06)
对不同地理种群谷蠹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表明:熏蒸前,不同地理种群的谷蠹成虫体内3种保护酶的活性不同;使用磷化氢进行熏蒸处理后,不同地理种群谷蠹体内的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磷化氢抗性 谷蠹 
谷蠹感染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被引量:14
《应用昆虫学报》2012年第2期490-495,共6页王殿轩 唐多 朱广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储粮粮情关键因子调控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11BAD03B02)
在25℃和密闭条件下测定了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密度分别为0、2、5、10和20头/kg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含水量为12%的小麦,未感染谷蠹成虫时,在180d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增加到1.157%;以2头/k...
关键词:谷蠹 感染 小麦 二氧化碳 浓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