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嬗变

作品数:166被引量:15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赵亚翔高素英张鹏陶广学张春晓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文化视域下戏剧女性形象嬗变——以《赵氏孤儿》为例
《戏剧之家》2025年第2期16-18,共3页赵莲花 
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2021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戏剧语言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YJ2021GB23。
《赵氏孤儿》中的女性人物在戏剧语言时空搭建中经历了从恶名到美名的转变,其形象在流变式改写中展现了跨文化建构的过程。戏剧语言的跨文化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性格化特征,表现出个人文化视界与历史文化视界的融合。女性人物形象的跨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 戏剧 女性人物 形象 
论影视剧中“妲己”角色形象嬗变
《西部学刊》2025年第2期169-172,共4页费玥玥 赵雯 
在中国历史里,“狐”有深厚文化内涵,对文学影响深远。20世纪90年代,因传统社会观念,电视剧女性形象弱势且悲惨,妲己被塑造成邪恶狠毒形象。21世纪初,女性意识觉醒使女性角色刻画突破刻板印象,妲己以“大女主”形象亮相荧屏。当代商业...
关键词:妲己 《封神演义》 女性角色 影视剧 
从神佑到人性再现:西方英雄的角色转换与形象嬗变
《艺术市场》2024年第11期77-79,共3页曾琳轩 
从原始社会到西方现代社会,西方世界对于英雄的书写往往赋有隽永意蕴、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本文沿袭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结合西方英雄的图像与文本,将英雄的角色转换过程总结为三个阶段,深入析每个阶段英雄形象的特征与观念等问题,由...
关键词:西方英雄 角色转换 形象嬉变 英雄主义 时代精神 
新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形象嬗变考论
《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11期68-76,共9页逯慧 陈志华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70年中学语文课程传承革命文化研究”(BHA190147)阶段性成果。
还原“真实鲁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追溯语文教科书发展历史,可发现新中国鲁迅形象内核生成及代际嬗变过程:“伯父”与“先生”称呼间的矛盾反映出私人话语与鲁迅公共形象塑造之不同,二者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渐次铸就鲁迅意象核心要素;教...
关键词:新中国 语文教科书 鲁迅形象嬗变 精神谱系 
从“守护神”到异域图像——论长臂人、长脚人形象在日本的嬗变
《民间文化论坛》2024年第5期66-75,共10页刘雪瑽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妖怪学学术史研究(1893—2023)”(项目编号:23CWW009)阶段性成果。
长臂人与长脚人是一组在日本广为流传的古老异人形象,或为神,或为妖怪,或为民众对外国人形象的想象。与先行研究多致力于现象的描述与归纳不同,本文关注日本古代至近世时期二者的形象嬗变,并结合时代背景、文化语境来探究背后文化意涵...
关键词:《山海经》 妖怪 妖怪学 手长足长 形象嬗变 
回望与重塑: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工人形象嬗变
《电影文学》2024年第17期84-87,共4页李艳娜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产电影中工人形象的审美流变”(项目编号:2021B193)。
工人曾是“十七年”时期的银幕中心,工人与英雄叙事紧密融合。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变革与文化演进,大银幕中的工人形象也经历了一系列转变。新世纪电影中工人形象的流变轨迹,映射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代社会现实、大众文化思潮与电影艺术...
关键词:工人形象 电影创作 现实主义电影 精神重构 审美价值 
从审父、弑父到失父——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南家族小说父亲形象嬗变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李清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文学大系整理、编纂与研究(1900-2020)”(项目批准号:22&ZD271)的阶段性成果。
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是家族小说中重要的叙事内容。作家对父亲的叙事与态度往往反映了其对社会、历史、国家的态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南家族小说出现了两次父亲形象嬗变,父亲起先是父权制罪恶的具象化个体,后来则变为身份不明、行踪隐...
关键词:家族小说 苏南文学 父亲形象 父子关系 
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中的香港形象嬗变
《南方论刊》2024年第8期91-93,共3页钟晓捷 叶澜涛 
广东海洋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改革开放背景下大湾区文学发展历程——以广东作家为例(S202210566081)”;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校教务[2021]67号);广东省2023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粤教高函[2023]33号)。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不仅带来了香港地区城市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了文学中香港形象的不断嬗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香港地区书写所构建的不再是简单的香港城市史,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史。作家身份的不同...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学 香港地区 嬗变 
明代洛神绘画形象嬗变及其审美意蕴研究
《艺术评鉴》2024年第13期43-48,共6页王彰韬 
洛神题材的绘画形象,从宋元时期超然脱俗的“凌波女神”转变为明代由雅入俗的“多情佳人”,与明代的经济状况、政治环境以及戏曲、小说等艺术的流行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明代洛神题材绘画的代表作,丁云鹏的《洛神图》和仇英的《春思美...
关键词:《洛神图》 《春思美人图》 绘画形象 审美意蕴 
从“版”到“窗”:数字出版阅读界面形象嬗变的符号学分析被引量:1
《编辑之友》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胡易容 周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出版业繁荣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23@ZH003)子课题“出版融合发展引导机制研究”;新华文轩共建四川大学出版学院专项课题(20221125)。
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使“版”成为出版物标准界面,历史前行、技术更迭,“窗”成为数字出版物的新界面。出版界面形象从“版”到“窗”,既展现了出版载体物显示端的变革,也关涉出版观念的变迁。相比传统界面“版”,“窗”产生了符形的变化...
关键词:融合出版 数字界面 符号学 媒介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