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

作品数:3282被引量:8664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升童世骏傅永军李佃来刘光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贝马斯合法之法理论的乌托邦属性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22年第3期93-102,共10页邱雨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舆论治理工作中的政府角色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21E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新时代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M702614)的阶段性成果。
哈贝马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合法性只能依靠公民“自决”的方式来获得,即通过公众在建制性公共领域和非建制性公共领域中的话语交往生产出法律的事实有效性和规范有效性,使得合法之法得以生成。这种理论运思当面对“合法之法的跨...
关键词:哈贝马斯 合法之法理论 公共领域 乌托邦属性 
一种新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建构: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论纲被引量:6
《世界哲学》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黄小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格尔与现代解释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XZX012)的阶段性成果。
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把传统注重文本理解的解释学改造为注重现实实践与理性批判的解释学,即一种意识形态批判,它本质上是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在哈贝马斯看来,伽达默尔强调前见、权威、传统、教化的合理性,导致其缺乏彻底的意识...
关键词:解释学 批判 意识形态 
面向事情本身的诠释何以可能?——兼论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论被引量:9
《世界哲学》2021年第3期102-113,F0003,共13页杨东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伽达默尔著作集汉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26)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诠释学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CKSJ05)的阶段性成果。
"面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经由海德格尔的过渡而获得了存在论视角,被理解为此在不耽于当下之存在而不断面向未来的筹划之态。哲学诠释学的全部理论皆奠基于这一基本立场之上。理解与诠释本就是此在根本性的生存活动,...
关键词:事情本身 此在 存在 哲学诠释学 前见 
西方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及其局限——以阿尔都塞、哈贝马斯、拉克劳和墨菲为例被引量:6
《世界哲学》2021年第2期33-40,共8页张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M680814)的阶段性成果
从阿尔都塞到哈贝马斯,再到拉克劳和墨菲,话语理论的理论背景涵盖了从五月风暴到苏东剧变的整个时期,目的都是针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危机作出回应。虽然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并没有将话语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提出,但是阿尔都塞、...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话语理论 中介 民主 霸权 
哈贝马斯论真理与证成被引量:4
《世界哲学》2020年第5期89-100,F0003,共13页南星 
哈贝马斯早期提出了一种“共识论”或“话语理论”的真理观,将西方哲学长期以来以“看”为中心的认识模式转变成了以“说”为中心的模式。然而这一理论完全缺乏实在论的维度,因此面临许多哲学上的困难。这些困难导致哈贝马斯后来提出了...
关键词:哈贝马斯 真理 证成 共识论 实用主义 
20世纪“市民社会”概念的三次重要转变:葛兰西、柯亨和阿拉托、哈贝马斯被引量:8
《世界哲学》2019年第3期24-34,160,共12页徐步华 
20世纪的市民社会概念发生了三次重要的转变,渐次增加了文化和象征维度、网络和运动维度、交往和商谈维度,这分别主要归功于葛兰西、柯亨和阿拉托、哈贝马斯的理论贡献。概念上的这些转变以及理论上的后马克思主义转向,不仅对于市民社...
关键词:市民社会 葛兰西 柯亨和阿拉托 哈贝马斯 后马克思主义 
Legalitt与Legitimitt的翻译和理解问题被引量:3
《世界哲学》2018年第5期132-142,161,共12页王凤才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与前景研究”(项目编号:16ZDA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实践哲学语境中,尤其是在现代政治哲学、法哲学语境中,Legalitt与Legitimitt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处理Legalitt与Legitimitt的关系问题,既是理解现代政治问题的关键,又是理解现代政治哲学、法哲学问题的关键。因而,...
关键词:Legalitat与Legitimitat 合法律性与合法性 M.韦伯 C.施米特 基希海默 哈贝马斯 
青年黑格尔派的解体:四个叙述框架被引量:2
《世界哲学》2018年第5期46-55,160,共11页吴猛 
关于青年黑格尔派的解体,在思想史上有三种叙述框架,分别由恩格斯、麦克莱伦和哈贝马斯提出。这三种叙述框架各有其优点,但也各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者在某种程度上都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不具有真正的独立性。但通过对于青年...
关键词:青年黑格尔派 解体 恩格斯 麦克莱伦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的“伦理之思”:基本旨趣、哲学特质与方法论贡献被引量:2
《世界哲学》2018年第4期14-22,共9页胡军良 
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西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的资助
面对复杂的社会境遇,哈贝马斯显明了重建与捍卫现代性的伦理意趣,并通过批判理论规范基础的重塑、现代性的伦理辩护及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的伦理考量,来对其伦理之思的基本旨趣加以结构性显扬。在重构道德话语的过程中,哈贝马斯彰显了其伦...
关键词:哈贝马斯 伦理之思 基本旨趣 哲学特质 方法论贡献 
交往行为理论的现代性反思与建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生存解释学之维被引量:15
《世界哲学》2018年第4期23-31,共9页梅景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BKSOB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SJB129);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建基于对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反思与批判之上。他将"理解"作为交往行为理论的奠基性概念,展现了交往理性的生存论向度。而对于实践哲学、语言哲学和解释学的反思与借鉴,能够阐明交往行为理论的...
关键词:交往行为 生活世界 主体间性 理解 解释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