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

作品数:3282被引量:8664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升童世骏傅永军李佃来刘光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德辩护规范化路线的哈贝马斯式转向
《哲学研究》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赵志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元伦理学研究”(编号19CZX050)的阶段性成果。
用普遍规则来规范日常道德辩护的诸多成分,使其摆脱经验性限制以保证得到辩护的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这是道德辩护规范化的任务所在。基于日常道德辩护的属人成分不具有对应的普遍规则这一假设,语义一演绎道德辩护观选择抽象掉这类成...
关键词:道德辩护 抽象化 理想化 哈贝马斯 沟通理性 
阐释范式的互动与分野——哈贝马斯“法律的生产”概念及其内在特质
《哲学研究》2020年第9期117-126,共10页张秀华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的共通性研究”(编号18ZDA11);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社会学家与哲学家双重身份的哈贝马斯借鉴了法律社会学范式的“法律的生产”概念,立足法律社会哲学范式重新在交往行动和商谈理论框架下对法律生产予以阐发并型塑。他认为法国自然法的法定化之举奠定了新宪法的基础,不仅是第一个法...
关键词:哈贝马斯 法律的生产 现代性 主体间性 文化性 
关于现代自我认同的争论——泰勒与福柯、哈贝马斯之争被引量:6
《哲学研究》2020年第6期116-125,共10页张容南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8ECNU-QKT011)资助。
自我认同是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查尔斯·泰勒的两部经典著作《自我的根源》与《世俗时代》出发,论述了他追溯现代自我认同形成的两条不同进路。出于对现代自我的不同理解与把握,福柯和哈贝马斯对现代性有不同的态度和诊断,他们在...
关键词:超然的自我 缓冲的自我 自主性 本真性 
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中共同体的三个基本层面被引量:20
《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杨礼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视域中民主与正义的关系研究”(编号15BZX016)的阶段性成果
“共同体”是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的关键。它有三个基本层面,即生活世界中的交往共同体、公共领域中的语言共同体、现代国家中的法律共同体。这三个层面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以不同的着力点(交往、语言和法律)相互联结,汇通系统性整合与...
关键词:哈贝马斯 共同体 交往 语言 法律 
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再思考被引量:49
《哲学研究》2018年第7期10-18,127,共10页侯振武 杨耕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与分析"(编号15ZDB2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交往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但不等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命题是对"生产力-交往形式"命题的深化。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交往内生于生产,生产只...
关键词:马克思 交往 物质生产 社会发展 哈贝马斯 
生产范式的效力与边界--马尔库什与哈贝马斯的争论及其启示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8年第6期34-42,共9页孙建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编号13BKS068)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批判和反思经济决定论与教条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歪曲,"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思潮。其中,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尝试用"生产范式"来理解马克思的理论范式。围绕"生产范式"的理论重构成为这一讨论的核心议...
关键词:马尔库什 哈贝马斯 生产范式 劳动 交往 
从罗尔斯到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的发展逻辑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83-89,共7页杨礼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视域中民主与正义的关系研究"(编号15BZX016)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当代正义理论有一条基本的发展路径,即从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经哈贝马斯的话语正义理论再到弗雷泽的三维正义理论。而这条路径发展和演变的基本逻辑就是:在"什么的正义"问题上,从追求普遍公平的实质正义向追求参与平等的程序正义转变;...
关键词:罗尔斯 哈贝马斯 弗雷泽 正义 民主 
“工具化的理性”概念与解读——试论法兰克福学派论域转向的一个契机被引量:11
《哲学研究》2015年第6期85-90,共6页郑劲超 
"工具理性批判"来源于哈贝马斯对霍克海默"工具化的理性"概念的误读,这段思想史公案对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实际上,霍克海默并不希望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工具,"理性被工具化"强调的是理性概念随着人类支配自然的...
关键词:霍克海默 哈贝马斯 工具化的理性 工具理性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辨析——以海德格尔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为视角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5年第4期99-104,共6页朱松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2722013JC009)的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试图揭示的是实际生活原本的"没落-反没落"的动荡不安和艰难,哈贝马斯试图达到的则是普遍共识意义上的真理,这使得后者不得不面对一些难题;哈贝马斯的认识论和主体哲学的立场和思路,难逃"反思"范围的方法,使得他不能彻底地把握...
关键词:生活世界 实际生活经验 前理论 动荡 
生活世界合理化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0
《哲学研究》2014年第12期81-85,共5页梅景辉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编号13MLC012);南京财经大学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YYJ2013013)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和《交往行为理论》等著作中正式阐发了他的“生活世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建构中,但在他早期的阅读和著作中,特别是在他研究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时,生活世界的概念已...
关键词:生活世界理论 哈贝马斯 结构转型 合理化 交往行为理论 意义 “生活世界” 合法化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