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方言

作品数:2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鹤璇李丹段石玉白雪洁杨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界(理论版)》《乡镇论坛》《语文建设》《祖国(教育版)》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汉中方言的历史层次与分区
《方言》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郭沈青 肖亚琳 延珊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重建方法研究”(21BYY013)的阶段性成果;为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中方言的接触和历史层次研究”(YJSCX21YB29)的成果。
陕西汉中方言地处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过渡区域,方言接触层叠现象较为复杂。本文结合移民史,离析汉中方言的历史层次,根据历史层次的地域差异,对汉中方言进行分区。
关键词:陕西汉中方言 中原官话 西南官话 移民 历史层次 方言分区 
宁强方言指示代词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沈尹宁 
在宁强方言中,存在“这”“兀”“那”三种指示代词,其中“这”是近指代词,“兀”和“那”虽在语义语用上有一些差异,但仍都是远指代词,是远指代词中的两个层次。类似的现象在许多方言中都有发生,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实际上这种貌似三分...
关键词:宁强方言 汉中方言 指示代词 二分系统 
汉中方言三声变调研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16期28-30,共3页李佳烨 
本文运用词库音系学理论,对汉中方言两字组的三声变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中方言至少存在三个层面,不同的层面对应不同的音系规则,也印证和支持了Xu(1993)提出的汉语具备不同层次结构的观点。
关键词:汉中方言 词库音系学 三声变调 轻声规则 
汉中方言“蛮频”的形成路径及成因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28-132,139,共6页王红生 刘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重建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1BYY013)。
频率副词“蛮”是分布于南方较小区域,如汉中方言的一种特殊副词。汉中方言频率副词“蛮”的形成路径可示为“名词‘蛮’>形容词‘蛮’>频率副词‘蛮’”,其历史成因可从句法、语义上给以解释。频率副词“蛮”和程度副词“蛮”没有直接...
关键词:汉中方言频率副词“蛮” 强度量 频次量 形成路径 历史成因 
从汉中方言与周边方言的音韵结构共性透视汉中方言的接触现象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1-60,共10页李艳 
汉中虽然位于秦巴大山深处,却是一个大的方言接触带,其方言音韵特征与周边方言存在很多共性,各地方言兼具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和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鄂北片的特点。汉中历史行政区划为当地方言的归属找到了依据,而历朝历代的移民是汉中...
关键词:汉中方言 方言接触 行政区划 移民 
汉中方言同音字汇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孙立新 
本文描写汉中市汉台区甲音系的语音系统,包括其声韵调和同音字汇,重点是同音字汇。
关键词:汉中方言 语音系统 声韵调 同音字汇 
秦音汉韵“桄桄戏”
《乡镇论坛》2015年第33期47-47,共1页尹振贤 
汉调桄桄,俗称“桄桄子”,因流传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唱腔、道白、吐字归韵以汉中方言音调为基础,又名“桄桄戏”。“汉调桄桄”明代传入汉中,清朝末年开始风行民间。“汉调桄桄”发展到后期,逐渐分支为两个流派:流传于...
关键词:归韵 汉中方言 陕西南部 清朝末年 鼎盛时期 戏曲作家  木偶戏 
浅谈汉中方言难点音的矫正方法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年第6期35-35,34,共2页付蓉 
本文在多年从事中职普通话指导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汉中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过程中较易普遍出现的难点音问题,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了矫正方音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学生迅速有效地提高普通话音准,使他们达到合格幼儿教师所要求的普通话...
关键词:汉中方言 普通话学习 难点音 矫正 
汉中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
《校园英语》2015年第3期211-211,共1页李云梅 
本文旨在比较汉中方言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差异,并分析汉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以及提出针对汉中方言区的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以促使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克服方言的干扰,习得标准流利的英语。
关键词:汉中方言 英语语音 负迁移 
汉中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5-20,共6页吴东坤 杨静 
由于受方言的干扰,英语学习中常常出现一些听、说、读、写的偏误。本文通过对汉中汉台方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的比较分析,分别从语音、语调和语法方面讨论汉中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汉中方言 英语学习 负迁移 影响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