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研究

作品数:394被引量:34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何山王宁李守奎黄卓明冯晓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汉字研究与大型字书编纂例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3-121,共19页韩小荆 邓福禄 
国家基金重大项目(21&ZD296)。
近代汉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占绝对多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后期至今,近代汉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大型字书编纂最能集中体现近代汉字研究的应用价值。以《汉语大字典》为例,其收字、定形、注音、释义、解说字际关系、举证六个...
关键词:近代汉字 字书编纂 《汉语大字典》 应用价值 
春风秋月凭自悟——海村惟一教授访谈录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邹茜 
海村惟一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和比较文化学者。他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涵盖汉字史、汉学史、禅史、东亚思想史以及东亚文学史等,且成果丰硕。他特别关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强调汉字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
关键词:海村惟一 汉字研究 文史哲研究 诗歌创作 文艺评论 
征稿启事
《汉字汉语研究》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汉字汉语研究》编辑部 
郑州大学文学院于1985年创刊《语文知识》,原定位于语文知识的普及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30多年来为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具有良好声誉。现在出于郑州大学“双一流”办学目标的需要,学校决定将该刊改为学术性季刊,经原...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 双一流 中国语言学会 中国文字学会 办学目标 历史语言学 汉字研究 邮发代号 
浅析新见辽宋金元碑刻文字简化符号替代现象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杨雨环 何山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2VJXG05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2JHQ084)。
辽宋金元碑刻虽时代靠后,但资料仍很丰富,传承异体字较多,因其特殊记录方式,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文字本真样貌,能直观反映近代汉字阶段发展状况。全面考察新见辽宋金元碑刻隶楷书汉字,可发现其中很多俗字都体现出简化倾向。汉字简化有多种...
关键词:辽宋金元碑刻 字形简化 符号替代 近代汉字研究 
近代汉字研究的展望
《汉字汉语研究》2024年第2期40-46,125,共8页张涌泉 梁春胜 韩小荆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汉字研究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近代汉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必将获得空前的发展。今后的近代汉字研究应该特别致力于辑字形、理字书、考难...
关键词:近代汉字 学科 展望 
“寒烟衰草”如何“绿”——汉字研究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应用举隅
《语文建设》2024年第11期36-39,共4页陈扬 张莉 
本文聚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未注的“凝绿”一词,借助各类辞书、诗文展开讨论辨析。最终认为,“绿”为青黄色,“凝”为“深重”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凝绿 词义引申 近义词 文学 
融古为今——《汉字再发现》看汉字与现代设计的交汇
《书与画》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李若禹 
《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通过对古汉字的释义展开,深入解析了文字的多重层面,包括造型、意义、演变等方面。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具体资料为依据,揭示了现代对部分汉字理解的误区,引导读者审视汉字研究的正确方法。逐字的分析不仅...
关键词:汉字研究 古汉字 人文环境 形态变迁 古为今 
六朝至唐墓志疑难字考释十二题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68-82,共15页何山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汉魏六朝碑刻文字通例研究暨字形全谱编撰”(22VJXG05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辽金元石刻异体字研究及新见字字形谱”(15BYY115);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六朝至宋碑刻研究”(22JHQ084)
六朝至唐代碑刻还有不少未识或误识的俗字,直接影响到相应材料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研究。文章选取该时期墓志文献新、旧整理成果中12则沿误和未决的疑难字加以考释,旨在扫清所涉墓志文中的语言文字障碍,为汉字本体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更加...
关键词:六朝至唐 墓志 疑难字 考释 近代汉字研究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肆)》唐代墓志考校三题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宋莉 何山 
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22JHQ084);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1709);重庆市语言文字重点科研项目(yyk22102)。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肆)》著录陕西境内田野发掘或民间采集的墓志330种,出土时地明确,内容丰富,超半数为首次发表。核之拓本,该书整理质量总体较高,但也存在照录字形失考、文字阙释误释、断句标点不当等问题,有必要分类考察,补阙正...
关键词:《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肆)》 补正 碑刻文献整理 近代汉字研究 
《陕西新见唐朝墓志》校读三题
《黑河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160-162,166,共4页刘忆 何山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汉魏六朝碑刻文字通例研究暨字形全谱编撰”(22VJXG059);教育部社科项目“六朝至宋碑刻研究”(22JHQ084);重庆市语言文字重点科研项目“五代碑刻字形全谱及俗字源流演变研究”(yyk22102)。
刊布新碑志材料,准确释文是关键,尤其要解决好残泐字、讹俗字、理据未明字等疑难文字问题。《陕西新见唐朝墓志》著录近年陕西关中地区新见唐志223通,图、文对应,整理质量较高。但文字缺误现象依然存在,考补可识而未释文字5条,校正误释...
关键词:陕西新见唐朝墓志 缺误文字考辨 唐代碑刻文献整理 汉字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