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

作品数:95被引量: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子期侯忠明宋艳萍赵增凯陈实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市乐华恒业卫浴有限公司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忠县汉阙价值及其保护研究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7期83-85,共3页王庆华 
重庆市忠县丁房阙—无铭阙,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汉阙,此两阙所显现的重楼重檐式结构,常见于东汉后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石与画像砖上所刻的阙形图,却与四川地区现存的其他汉阙迥然不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关键词:忠县汉阙 文物保护与修复 古建筑 
说“阙”
《古建园林技术》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孙统义 孙继鼎 闫楠 
阙是古代建筑群入口的建筑,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的城乡建设中,应当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阙”这种建筑形式新的文化内涵,起到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重塑古城风貌,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汉阙 建筑群入口 逐步演变 城乡建设 文化符号 
千古石语 汉阙中的历史长歌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6期46-57,共12页江映烛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文兴赋,武通西域,以雄浑壮丽为美,以立业安邦为耀。从两汉文明整体特性看,很多事物不是为了实际功用而存在,而是为了展示帝国的辉煌和威严,是为了“狼振大汉之天声”。汉朝的建筑...
关键词:汉帝国 墓阙 实际功用 整体特性 城阙 第宅 
基于巴地汉阙文化的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策略研究
《科教文汇》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孙小涵 刘小文 
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研究项目“基于巴地汉阙文化的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策略研究”(SLQ2022BB-02)。
在“大语文”建设背景下,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突破传统语文学科壁垒,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巴地汉阙蕴含着巴蜀本地历史文化意义,该文以巴地汉阙文化为载体探索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创建真实情...
关键词:跨学科 巴地汉阙 综合性教学 
汉阙 泱泱华夏之魂
《龙门阵》2023年第9期62-67,共6页马恒健 
荒原上、夕阳下、古道边,一座座遗世独立的汉阙,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最早知道汉阙,是读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断强化我对汉阙印象的,是苏轼《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汉阙,弥漫着古拙之风,散发着凛...
关键词:《水调歌头》 汉阙 古道 华夏 
汉代仿木构遗存的建筑信息识读与辨析
《新建筑》2023年第4期4-11,共8页冯棣 康纤星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XJAZH001)。
目前中国汉代建筑史的研究因缺乏木构实例,极大程度上倚重于参照木构建筑形象建造或制作的各类仿木构遗存,主要做法为从遗存中获取木构建筑形式、结构特征及细部构造做法信息等。仿木构并不等同于木构,因此,在将遗存中的仿木形象作为建...
关键词:仿木构 崖墓 明器 汉阙 转译 再现 
基于巴地汉阙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S01期231-233,共3页孙小涵 刘小文 
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研究项目“基于巴地汉阙文化的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策略研究”(编号:SLQ2022BB-02)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巴地汉阙文化资源能够作为课程外延为其提供文化给养。在明确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基础上,以巴地汉阙文化为主题,从操作层面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路径,包括优化内容...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教学 巴地汉阙 实施路径 
汉《冯焕阙》书法艺术探究
《书画世界》2023年第4期70-73,共4页田莉莉 
汉《冯焕阙》石刻铭文虽字数有限却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史学及书法艺术研究价值。本文以《冯焕阙》的书法艺术特征为切入点,在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同时,与其后的《石门颂》《曹操宗族墓字砖》《曹全碑》等碑刻书法作比较,以解开《冯焕阙》...
关键词:汉阙 冯焕阙 书法风格 波磔 
唐宫汉阙 舜日尧天
《同舟共进》2022年第11期81-85,共5页陈恩发 
武周大足元年(701年)九月,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年少轻狂,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人宫之事。张易之是武则天的男宠,他听说后,立马向武皇打小报告。武则天得知后大怒,命令李显严查此事。李显...
关键词: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 中宗李显 武周 男宠 嫡长子 
活力渠县 从农业强县到服饰大县的逆袭
《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第6期44-47,共4页车文斌 廖俸 
賨人故地,宕渠汉阙,殷商时期賨人在渠江之滨留下的城坝古城带给渠县一段辉煌与荣光。从古至今,这里就是一片丰饶之地,三江汇聚,山水相依,造就了渠县农业强县的深厚底蕴,因而,有了汉阙之乡、黄花之乡、竹编艺术之乡、诗歌之乡、民间文化...
关键词:殷商时期 民间文化艺术 农业强县 汉阙 艺术之乡 賨人 渠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