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作品数:73被引量:11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邓晓芒叶秀山余昌俊庞俊来樊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格尔教化思想的双重向度--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第8期95-96,共2页黄治伟 
《精神现象学》是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代表作,教化大众获得对哲学的“科学”理解是黑格尔写作《精神现象学》的重要动机。因此,准确理解黑格尔的教化(Bildung)思想对于我们把握《精神现象学》乃至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
关键词:《精神现象学》 教化思想 双重向度 思政教育 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思想 经典著作 文本内容 
精神历程、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三者一致”--探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辩证法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7期256-264,共9页姜昊良 
在列宁所揭示的黑格尔《逻辑学》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一致”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并探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精神历程、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三者一致”,这对于认识和把握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尤为重要的。在《1844年经...
关键词: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概念辩证法 “三者一致”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劳动思想被引量:3
《哲学动态》2023年第9期76-85,共10页张东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国古典时期的经济哲学思想研究”(编号18BZX088)的阶段性成果。
在《精神现象学》这部波澜壮阔的意识发展史中,黑格尔在“自我意识”“理性”和“宗教”三个阶段着重论述了人类劳动的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其中,劳动对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学界关注最多的话题,甚至被视为《精神现象学》关于劳动的唯一观...
关键词:现象学 自我意识 交往 精神劳动 
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
《德国哲学》2023年第1期43-66,261,共25页邓小丰 
本文的主题是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自我意识章的内在逻辑进展,表明自我意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过程,而这一必然过程的内在动力则是隐含在每个意识形态中的努斯精神。自我意识自身进展的最初的逻辑动力就是“欲望一般”。任何...
关键词:黑格尔 自我意识 逻辑结构 内在动力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探析
《文化学刊》2023年第4期134-137,共4页涂青 
感性确定性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开端,是绝对精神完成自己丰功伟业的第一步,是其经验意识科学的开始。通过对感性之开端、“这一个”、语言的分析最终发现共相才是认知的真理,感性确定性最终遭到知觉的否定和毁灭。感性确定性具体...
关键词: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感性确定性 共相 语言 意谓 
感性的张力: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身体史思想进路及其考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王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22YJA890025)。
体育哲学一般认为黑格尔哲学虽然深刻地探讨了艺术和美学,但它对身体、游戏和竞技的探讨,更属于意识哲学,因此被贴上了理性形而上学的标签。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黑格尔哲学真正诞生地《精神现象学》中“身体性”概念的...
关键词:体育哲学 黑格尔哲学 《精神现象学》 感性 身体史 
表象、表达和回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语义学维度
《哲学分析》2022年第2期57-76,197,共21页 周靖(译) 周红宇(校) 
在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进行语义学解读时,其核心思想在于,认为概念内容有着形式和质料的双峰结构,这构成了黑格尔揭示思维和事实、显像和实在、心灵和世界间表象关系的基础。黑格尔在阐释概念内容的表象维度时,另一个重要的原创新思...
关键词:黑格尔 语义学 概念 合理性 
“绝对知识”视角下黑格尔《逻辑学》“存在”概念新释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4期22-23,共2页史婉婷 
《逻辑学》中的“存在”概念能够通过“绝对知识”的视角,进行理解和把握。接下来,在结合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的基础上,本文将以“绝对知识”为解释路径,对《逻辑学》“存在”概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逻辑学》 绝对知识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逻辑学 视角下 
“主体性”视角下的“绝对知识”之辨——基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的解读被引量:3
《求是学刊》2021年第4期52-58,共7页史婉婷 
"绝对知识"如何可能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难题,黑格尔在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的理论范式下,借助于"实体即主体"的逻辑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逻辑就是精神作为绝对,通过意识的经验运动而获得自身的知识"。绝对知识"是绝对主体展现出来...
关键词:黑格尔 绝对知识 精神 实体 主体 
道德判断的精神哲学诠释——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为学术资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31-35,共5页蒋艳艳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ZXC006)。
道德判断是道德哲学中一个亘古而常新的基本问题。有别于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的解读,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基于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理路,以人的意识、精神的自我运动与发展过程为视角,揭示出道德判断在精神的自我发展中经历着一...
关键词:黑格尔 道德判断 普遍意识 伪善 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