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内生真菌

作品数:71被引量:29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永成佘志刚郑忠辉黄耀坚宋思扬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药材》《生物资源》《中国抗生素杂志》《广东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2018-2019年)被引量: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3年第6期625-635,共11页徐志勇 熊伟 吴磊 刘云飞 谢传奇 徐静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No.ZDYF2021108);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No.ZDKJ20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229;No.82160675)。
红树林植物长期处于高盐、缺氧、频繁潮汐等独特环境,其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共同进化,从中挖掘出了许多结构新颖的功能分子,是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来源。本文综述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发现的来源于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化学结构 
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0016的抗炎次级代谢产物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年第6期69-73,共5页肖泽恩 黄锡山 韦蔚烜 陆务玲 谭振 刘永宏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245123);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295);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2018BS03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600111);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2021DXS11)。
采用大米培养基对红树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0016进行规模发酵,利用层析技术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7个化合物。经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通过与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为aculeatusquinone A(1)、aculeatusquinone C(2)、roseopur...
关键词:红树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曲霉 抗炎 苯醌 
红树林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GH-9-1抗肺癌活性的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2022年第6期17-24,共8页陈黎 王天雨 詹日明 程大钊 巫鑫 唐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251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011081);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201635011);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自然科学)(2022KTSCX048)资助。
目的分析湛江观海长廊红树林内生真菌多样性,筛选具有抗肺癌活性的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其中1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GH-9发酵产物4-甲基-3-甲氧基-2,4-戊二烯酸(GH-9-1)进行抗肺癌活性研究。方法利用微生物培养和发酵技术对红树...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 多样性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肺癌 
湛江红树林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Stemphyliums sp.SCSIO 40436次生代谢产物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2022年第8期2995-3007,共13页王璐 叶伟霞 赵梦冉 张庆波 张丽萍 张长生 张文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1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312503);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ZDKJ202018);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04)。
【背景】红树林生态系统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地带,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红树林内生真菌种类丰富,次生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活性优异,是小分子天然产物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目的】从湛江红树林植物样品分离、鉴定和筛选内...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 匐柄霉属 抑菌活性 次生代谢产物 
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SAS10二聚萘并吡喃酮类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2年第6期967-974,共8页陈赞鸿 朱静琳 林灵茵 郭思雨 黄美荧 徐文艳 黄洪波 陶移文 
广州医科大学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20A068);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pdjh2021b0417);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10570035);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羊城学者”科研项目(202032774)。
通过大米培养基静置发酵无瓣海桑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SAS10,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8个纯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现代分析方...
关键词:红树林 内生真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次级代谢产物 二聚萘并吡喃酮类化合物 
红树林内生真菌来源dicerandrol A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2年第5期481-487,共7页周董董 冯婷 徐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229/82160675);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No.ZDKJ202008/ZDKJ202018);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No.ZDYF2021108)。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大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asparagi DHS-48发酵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
关键词:Dicerandrol A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Β-CATENIN蛋白 
基于OSMAC策略对海洋来源红树林内生真菌FYF J-9化学成分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广东化工》2022年第5期15-17,52,共4页陈月清 王丽霞 刘付倩 周俊强 黄纪国 
广州市科技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102020608);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
本文研究OSMAC策略下海洋真菌FYF J-9化学成分多样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不同培养基、海水盐度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对红树林内生真菌FYF J-9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次级代谢产物产量因素依次为:培养基>海水盐度>培养时间...
关键词:OSMAC策略 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曲霉属 TLC指纹图谱分析 
中国南海海洋真菌资源及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评述被引量:9
《生物资源》2020年第5期505-514,共10页王庆琳 陈水浩 陈冬妮 刘岚 佘志刚 陆勇军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项目(GDOE[2019]A35号)。
南海海域广阔,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微生物资源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挖掘。本文回顾了中山大学25年来在南海微生物资源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近10年来本校团队研究红树林真菌资源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开展靶向...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 红树林内生真菌 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SAS10吡喃酮类代谢产物被引量:4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期19-23,共5页郭思雨 邹庭光 朱静琳 林慧美 许婉毅 黄洪波 陶移文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0201,2016A030313588);广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广医大发【2018】27号No.14);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项目(201810570078,pdjh2020b0487);广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项目(2017A079,2018A103,2018A107)。
采用大米培养基,对无瓣海桑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SAS10进行静置发酵,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手段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7个化合物。经分析质谱、核磁等波谱数据,并通过与...
关键词:红树林 内生真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次级代谢产物 吡喃酮类化合物 
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SCNU-F0003中分到的1个新的tetronic acid二聚体被引量:2
《中国海洋药物》2020年第4期1-6,共6页郭惠娴 黄翠莹 颜樟元 陈涛 李婉莹 龙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153,4137614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3088)资助。
目的评价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SCNU-F0003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5R,5’R)-3,3’-methylenebistetronic acid(1)和5个已知化合物的潜在活性。方法通过核磁数据分析和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并测定所有化合物...
关键词:tetronic acid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红树林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