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

作品数:1554被引量:4517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宏赵海涛陈国梁杜金鹏李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原地区古代黄牛线粒体DNA分析被引量:2
《边疆考古研究》2017年第1期295-301,388,共8页蔡大伟 孙洋 赵欣 孙玮璐 朱司祺 
国家社科基金(14BKG023,15CKG017);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资助(2013-YB-HT-025);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2015FRLX01);第48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3)
一、前言黄牛是指牦牛(Bos grunniens)和水牛(Bubalus bubalis)以外的所有家牛,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偶蹄目(Artiodatia)、反刍亚目(Muminantia)、牛科(Bovidae)、牛亚科(Bovinae)、家牛属(Bos),包括有2个牛种:普通牛(Bos taurrus)和瘤牛(...
关键词:陶寺遗址 二里头遗址 普通牛 中原地区 DNA 线粒体 
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石料来源与资源选择策略——基于二里头遗址的石料分析被引量:5
《考古》2014年第7期86-95,共10页钱益汇 陈国梁 赵海涛 许宏 刘莉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项目"公元前3500~1500年间黄河流域技术;生业与经济形态研究";子项目"二里头遗址石器生产技术与经济形态变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为11BKG0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前言 二里头遗址于1959年发现,是一处以二里头文化为主要内涵,包括二里冈文化的重要遗址,至今已发现包含10余座大型建筑基址和制骨作坊的宫城,拥有青铜器作坊、绿松石作坊等以及祭祀坑、墓葬、灰坑、窑址等其他遗迹,
关键词:早期国家 二里头遗址 石料 来源 选择策略 
二里头遗址出土黄牛线粒体DNA研究被引量:1
《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孙洋 蔡大伟 袁靖 周慧 
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YB-HT-025);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0BAK67B03和2013BAK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J121000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平台基地建设项目(批准号:201106001)
利用古DNA技术从15个二里头遗址出土黄牛个体样本中得到9个个体mtDNA Dloop环序列。全部为普通牛,7个个体为T3世系,另外两个个体分别为T2世系和T4世系。二里头黄牛的所有单倍型在中国现代地方黄牛品种个体中存在并且广泛分布,表明经历...
关键词:线粒体DNA 二里头遗址 黄牛 古DNA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动物骨胶原的H、O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9
《第四纪研究》2014年第1期196-203,共8页司艺 李志鹏 胡耀武 袁靖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130303);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0BAK67B03和2013BAK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3018)共同资助
考古遗址中人(动物)骨胶原的H、O稳定同位素分析,是近些年来国际古食谱分析涌现的新研究方向,但我国在此方面尚无任何报道。本文对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骨骼胶原蛋白中的δD和δ^(18)O值进行测试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动物的饲养方式...
关键词:H、O稳定同位素 二里头遗址 管理策略 代谢类型 饮食结构 
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器物的来源初探被引量:17
《第四纪研究》2014年第1期212-223,共12页叶晓红 任佳 许宏 陈国梁 赵海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2001);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BAK08B03);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M520532)共同资助
二里头遗址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器,围垣作坊区出土了数千件绿松石原料,说明二里头先民拥有稳定的绿松石来源。在考察鄂、豫、陕绿松石矿的北矿带和南矿带的基础上,对出土绿松石样品和采集样品进行铜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配分、...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绿松石 探源 铜同位素 
二里头遗址出土白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研究被引量:20
《考古》2012年第10期89-96,共8页鲁晓珂 李伟东 罗宏杰 许宏 赵海涛 袁靖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6BAK21B03及2010BAK67B03)资助项目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华夏第一王都”。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中国几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和宫城、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及与制陶、制骨、制绿松石器作坊相...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原料烧制工艺 多元统计分析 
洛阳二里头遗址南沉积剖面的粒度和磁化率分析被引量:17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737-743,共7页张俊娜 夏正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K67B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资助
洛阳盆地内二里头遗址南沉积剖面位于遗址所在二级阶地的前缘,属于河流堆积。对剖面的沉积物样品做了光释光测年及磁化率、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剖面沉积年代大致在2000-5000 aBP之间。剖面下部(113-123 cm)沉积物粒度较细,磁化率偏高...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异常洪水 粒度 磁化率 相关分析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部分动物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被引量: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赵春燕 杨杰 袁靖 李志鹏 许宏 赵海涛 陈国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K21B03)资助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此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绝对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该遗址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动物 牙釉质 锶同位素比值 迁移 
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来源初探——根据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被引量:25
《考古》2011年第7期68-75,共8页赵春燕 李志鹏 袁靖 赵海涛 陈国梁 许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0BAK67B03)资助
前言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该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时期一处超大型聚落遗址,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关键词:河南偃师市 二里头遗址 动物考古学 锶同位素分析 
二里头遗址出土木炭碎块的研究被引量:17
《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93-99,共7页王树芝 王增林 许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二程(二)"重点项目"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研究"的资助。
结合考古发掘,在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之交和四期采集一些炭化碎块,并对这些炭化碎块的结构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鉴定、分析和拍照,得出这些炭化碎块分别属于7个树种,即槲栎、麻栎、麻栎属的一个种、侧柏、油松、朴树和另...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木炭碎块 环境 木材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